莊稼漢還是有把子力氣的,侍衛們攔不住,當然也不敢阻擋。

這些人是皇后的孃家人,是大殿下的母族。

他們萬一此時用力過猛把他們傷到了,以後大皇子還不得找茬?

如今,有傳言說,大皇子的生母才是皇上的摯愛。

只可惜她命不好早早病逝了,否則就沒有萬娘娘等人的事了。

其中少不了大皇子的幕僚在背後推波助瀾,將大皇子生母塑造成皇上心中的白月光。

正因為皇上對皇后的思念,才格外喜歡心疼大皇子。

這種傳言,深知皇上性情的人不會相信的。

越離譜相信的百姓越多,流傳甚是廣。

誰也無法解釋為何皇上寧願選擇追封皇后,也不封萬娘娘或是楊妃為後。

何況皇上對大皇子是真的寵,真的疼,遠超其餘皇子,愛屋及烏這詞深入人心。

侍衛們不敢攔,更助長了國舅同國丈的氣焰。

他們繼續吵吵鬧鬧,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今日登臺拜將的大殿下是他們的靠山!

榮華富貴指日可待!

國舅還有兩個女兒,此時打扮得花枝招展,香分撲鼻,立刻撲倒表哥,做大皇子妃才好。

本來他們面對身穿盔甲的侍衛也很害怕,本能存在對權貴們的敬畏之心。

然而一路上,去接他們的人對他們說大皇子如何厲害,皇上如何寵大皇子,大皇子就是未來的太子爺等等話,他們忘記了敬畏之心。

謊話說多後,連他們自己都忘了大皇子的生母只是沒有名分的童養媳,穆家老二並不待見的童養媳。

反而認為他們從小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

冬天童養媳給小丈夫烤紅薯,夏天給小丈夫做涼粉。

他們的情分比後來的萬娘娘同楊妃重得多。

“俺苦命的妹妹啊,沒看到親生子登臺拜將,她死得太早了,為妹夫而死, 妹夫一定要善待俺外甥, 才對得住俺妹子對妹夫的一片真心。”

自稱國舅的人哭得肝腸寸斷,在他的帶領下,全家一起哭,一起嚎, 一起訴說這些年對親外甥的想念。

老太后著實看不過去了, 聊起沉重複雜的衣襬就往那群人面前衝:

”閉嘴,你們給哀家閉嘴, 你們這群人從哪裡冒出來的?配叫大孫子外甥?!當年我用一代小米把她買回來, 早就斷了同你們家的關係!

後來她還敢用我的東西去貼補你們,我就是心太軟, 她哭著求著, 我才原諒了她,讓她留下來了。

哀家做得最做得一件事,就是逼著老二同她圓房,老二被她生生嚇跑了, 不是她正好有孕, 我早把她趕回家去了。”

“老親家怎能這麼無賴俺閨女?”

一個麵皮微黑的老太太沖了出來, 掐腰同老太后對罵, “俺閨女給你添了大孫子, 就是你們家功臣, 是要上族譜的, 以後俺外孫當了皇上, 俺也不比差了。”

老太后已經很久沒同人吵架了, 猛然跳出來一個不怕死的老太太,老太后火氣全開。

橫豎老太后底氣很足, 她兒子才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