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我來幫你釋放釋放(第2/3頁)
章節報錯
“老闆的實力太強大了,如果一個普通人擁有了老闆的實力,可能早就利用這份力量,肆無忌憚地行事了吧?但老闆沒有,老闆或許有,但剋制住了,也正是因為剋制住了,所以內心壓抑負面情緒,與所需要釋放的慾望,也累積的更大了,難怪老闆昨天突然說要搞個派對,可能老闆自己也意識到了,所以昨天晚上,他才孤身站在庭院中想事情...”
孟世靜十分清楚,人,不可能沒有慾望。
慾望也無善惡之分,關鍵在於如何疏導與控制。
慾望並不完全就是貶義詞,它是一個多義詞。
它是人與動物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一種本能,不僅指代性,金錢,權利,它還包含其它慾望,比如求生的慾望,自我價值實現的慾望,進食的慾望,以及追求某一事物或人的慾望,追求某一想法實現達到某一目的的慾望,即人們常說的夢想。
人的夢想是什麼?把夢想肢解開來,它其實就是一個人內心深處,最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者想要達到某種生活狀態而已。這其實就是自我價值實現的慾望。
慾望即為需求。
如一個人,沒有慾望,沒有需求,喪失掉七情六慾,人的本能被閹割掉後。那麼他在沒有世俗之慾的同時,也不會有求生的慾望,自我價值實現的慾望,以及進食之類的等等慾望。
沒有求生的慾望,這個人會漸漸喪失繼續活下去的動力。
不再想實現自我的價值,沒有了這個慾望,等同於沒有了夢想,這個人就會慢慢躺平,變得懶惰,跟鹹魚一樣。
連進食的慾望都沒有了,下場可想而知。
反過來,某種慾望被閹割了也一樣。
人的慾望是本能,不因人的意志而減弱,當正向慾望被閹割,反向慾望就膨脹。
沒了進食的慾望,沒有了實現自我價值的慾望和求生的慾望,那麼對於性、金錢、權利的渴求就會膨脹。
減弱了對於性、金錢、權利的渴求,想要實現自我價值的慾望就會愈發強烈。
如果什麼都被閹割了,慾望也不會消失,而是會尋找一個依託,這個依託就是成為人們口中的‘佛’‘神’‘仙’‘聖’
這實際上也是人想追求某一事物或人,追求某一想法實現,或達到的某種生活狀態的慾望而已。
如果真的什麼慾望都沒有了,再無需求,人不會想著成神、成佛,而是會枯坐在那裡,靜待死亡。
孟世靜之知道這些東西,是因為她在上大學時,因為好奇,研究過這方面的東西。
孟世靜大學時期做過一篇論文,內容是關於夢想與慾望之間的聯絡。論文標題就是《你的夢想之所以難以實現,因為它在別人眼中其實是一種野心,別人不會縱容你的野心》
雖然這篇論文最後被斃了,為了畢業,她只好換了一個意義不明的《關於一種金融模型的猜想》但這份經歷卻在她內心保留了下來。
孟世靜十分清楚
慾望如從上游流下來的水,裡面摻雜著人的各種需求,強行閹割掉它源泉,人的生活狀態會大大受到影響。把它堵起來,總會有一天,會有堵不住的時候。屆時,慾望之水,就會摧毀堤壩,讓一個人徹底墮落在慾望中,陷入瘋狂。
所以才說,人的慾望需要控制和疏導。
秦羊現在在孟世靜看來,就是這種狀況。
他太理智了,理智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在幫他壓制內心某些需求的同時,也激起了一些負面影響。
“今天那個鄧公秋直接認輸可能讓老闆感覺有點失望,所以才導致他又進入這種狀態...”
孟世靜一邊開車,一邊分析秦羊的心理,她透過後視鏡暗暗偷看後座的秦羊,見秦羊皺著眉頭,隱隱透露出一絲煩躁,便意識到自己可能猜對了。
想到這裡,孟世靜咬了咬了嘴唇,直接一腳踩下了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