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愛放手
章節報錯
在江夏等著.關羽實在是放心不下.回去之後.只呆了一夜.又返回楊珊這裡.到了驛館才知道.楊珊孤身一人前來找周瑜.關羽轉身就跟來了.由於關羽並不知道楊珊會在什麼地方.只能慢慢的尋找.才耽誤了一些時間.
當他在這個院子裡聽到楊珊的聲音的時候.不顧一切的破窗而入.看到周瑜這樣欺負楊珊.關羽便出手將楊珊護在自己的身後.
周瑜看到關羽出現在這裡.臉上頓時起了一層殺氣.儘管明知道楊珊跟著關羽走.能夠平安.但是要他親眼看著楊珊被關羽帶走.周瑜情何以堪.
“關羽.你是否太過放肆.我周瑜府是什麼地方.豈容你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周瑜一步逼近關羽.
楊珊趕忙橫在兩個人中間:“周都督.如今大敵當前.我們之間的恩怨.日後再說如何.到時候.我一定給周都督一個交待.”
周瑜看著楊珊緊張和左右為難的樣子.心中苦笑.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對於楊珊.周瑜才體會到什麼叫拿不起.放不下.
“你跟我交代什麼.我們再沒什麼關係.又何談交待.”周瑜慢慢平靜下來.臉上的表情平穩.就好像楊珊真的跟他在沒有任何關係.
楊珊看著周瑜對自己毫無感情的樣子.心裡有些莫名的難受.但是她卻不能強求什麼.當初是自己離開了竹林.也可能是陰差陽錯.自己跟周瑜就是沒有緣分.
可讓楊珊萬萬想不到的是.周瑜緩緩的走到楊珊跟關羽中間.輕輕拉住楊珊的手.又衝著關羽伸手.關羽竟不知周瑜的目的.沒有動作.周瑜只好自己抓著關羽的手臂.將楊珊的手放在關羽的手中:“關將軍.既然我這小丫鬟願意跟你走.我便成全了她.但是你記住.莫要欺負了她.這丫頭.我都心疼得緊.如果讓我知道她受了什麼委屈.你知道會有什麼下場.”
周瑜說完.便鬆開了手.
周瑜的手鬆開.楊珊也淚如雨下.儘管周瑜對自己忽冷忽熱.但周瑜還是當初的那個周瑜.還是當初多次救了自己.卻並不溫柔的周公子.其實他什麼時候都是為自己著想的.
關羽緊緊握著楊珊的手.他也想不到.周瑜真的會放過楊珊:“周都督.你我之間並無恩怨.我願意護得楊姑娘周全.還請周都督放心.”
周瑜點了點頭.強忍著將要流出的淚水:“楊姑娘.我明日自會見諸葛先生.請回去告知諸葛亮吧.以後的事情.我自有一套辦法.請關將軍看好她.別再讓她到處亂跑.免得誤傷.”
周瑜說完.轉過身去.他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你們還杵在這幹什麼.等著我反悔嗎.”
關羽看了看周瑜的背影.又看著一臉眼淚的楊珊.緊握著楊珊的手.帶著楊珊離開了這間小屋.
楊珊卻不住的回頭看著.當楊珊被關羽拖著走了很遠的時候.楊珊再回頭看時.周瑜已經回過了頭.但是楊珊分明的看到了周瑜的眼淚.是的.看到了.周瑜真的流了眼淚.楊珊再一次淚眼婆娑.
周瑜就那麼在這間小屋裡.沉默到了天明.他不知道掙來鬥去.人們都得到了什麼.失去的卻令人刻骨銘心.
第二天.周瑜神采奕奕的將諸葛亮請進府中.熱情的款待了諸葛亮.周瑜昨夜的傷懷.絲毫也看不出.儘管諸葛亮知道昨夜周瑜跟那位楊姑娘一定經歷了不平凡之事.但是今天看周瑜.絲毫不受影響.諸葛亮也暗自讚歎周瑜不是平凡的角色.對於楊珊.也是驚歎不已.這個女子.真是一個不容小覷的人物.居然能讓這麼多人圍著她轉.而且她出面.真的就讓周瑜轉變了態度.
兩個人寒暄之後.諸葛亮並沒有跟周瑜東拉西扯.開門見山的說道:“周都督.雖然曹軍戰鬥力並不強.但是有了荊州的水軍.再加上曹操加緊操練.對於你我而言.單獨抗曹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我們如果結盟.共同抗曹.能夠增加我們的勝算.”
“我們東吳的五萬水軍.可謂是虎狼之師.在水上都是以一當百的好手.就算我們自己抗曹.也穩操勝算.”周瑜並沒有表現出怎樣的精明.相反卻是有些懵懂.
“以一當百..那也就是曹操那點北方的不習水性的軍隊.你的水兵能夠以一當百.”諸葛亮仍然微笑.“如果是對抗關羽那一萬水軍呢.”
“諸葛先生的意思是……”
“如果我們沒有跟東吳結成聯盟.曹操整頓之後.便會攻打我主劉備.到了這個時候.我們還會孤軍作戰嗎.我們要麼降曹.要麼死.周都督以為一個人到了危機的時刻.會怎麼選擇.”
周瑜沒有說話.
諸葛亮接著說:“當然會選擇活著.那就只有降曹.等我們降了曹操.我們的水軍就是曹操的水軍.到時候跟周都督作戰的.不僅是荊州的水軍.還有關羽的水軍.那我們不就變成敵人了嗎.”
“看來.結盟是我必須的選擇了.”周瑜依舊沒有什麼表示.
諸葛亮觀察著周瑜的反應.看見周瑜並沒有反對的意思.便說:“我主劉備知道自己勢單力孤.便願將盟主之位讓與吳侯.如何.”
其實.周瑜等的就是諸葛亮要放低自己的姿態.才能鬆口.周瑜既然得到了想要的東西.便微微一笑:“此事我也不能做主.待明日我與我家主公商議之後.在給先生一個答覆.如何.”
諸葛亮頻頻點頭:“就依周都督.”
周瑜送走了諸葛亮.坐在書房裡.還在想著跟楊珊見面的情景.心裡很不平靜.想起了很多過去的人和事.但是心中沒有什麼甜味.有些澀澀的感覺.讓人很不舒服.
現在戰場的局面已經非常緊迫.這是很多人生死攸關的戰爭.周瑜如今在江東這麼嘔心瀝血.為的是孫策.當年孫策對周瑜的信任可不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