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自殺的真正原因(第1/2頁)
章節報錯
警方展開周密調查,初步鎖定了一名嫌疑人:古林大學科學技術學院裡一個商店老闆孫某某某。
趙丹靜的父母親除了供她上學,還要贍養老人,每月幾千元的收入入不敷出,沒法給女兒足夠的生活費。
趙丹靜也懂事,自己去勤工儉學賺錢,幾個月前存夠了錢,她還給自己買了檯膝上型電腦。
趙丹靜曾在孫某某某的商店打工,兩個多月前,突然不再去了。警方懷疑孫某某某和這起案子有關聯。
孫某某某五十多歲,矮矮胖胖,長著一張人畜無害的笑臉。在取樣過程中,他不發一言。
數個小時後,加急鑑定的結果出爐,排除了孫某某某的作案嫌疑。
和趙丹靜出了遠門的父母不同,趙丹靜的表叔孫某某就在趙丹靜讀書的城市打工,說是為了照顧家裡的老人。
作為表叔,他經常會到學校來看趙丹靜,趙丹靜也偶爾會去叔叔打工的工地看他。有個關鍵資訊是孫某某一直打光棍。
在給孫某某取樣時,他顯得非常緊張,整個人都在顫抖,彷彿刺破他中指的不是一根細細的消毒針,而是一把鋒利的長劍。
不過,幾小時後,加急鑑定的結果再一次推翻了警察的判斷,結果還是排除。
趙丹靜的遺物裡有檯膝上型電腦,正是半年前存了錢買的,價格至少在四千元。
警察從商店老闆孫某某某口中得知,趙丹靜在店裡打零工兩個多月,賺的錢還不足以買一臺電腦,也就是說,趙丹靜買電腦的錢還有其他出處。
檢視電腦城的監控,警察確定當時是孫某某陪趙丹靜買的電腦。
孫某某因此被認為有作案嫌疑,警方甚至做過這樣的推測:孫某某可能侵犯了趙丹靜,為了掩蓋真相,給趙丹靜買了臺電腦。
孫某某不承認有這樣的事情,辯解說自己確實陪趙丹靜買過電腦,但她說買電腦的錢是她打工賺的,自己也沒有多問,後來的鑑定結果也證明,他說的很可能就是事實。
警察再次開啟這臺只用了半年的筆記本,裡面有一個放圖片的資料夾。
這些圖片早就被檢查過了,不過是一些網上下載的風景照,並無異樣。
警察在第二遍進行檢查時,鬼使神差地點選了“顯示隱藏檔案”。這時,資料夾裡出現了幾張被隱藏的照片。
而這些照片的內容都是翻拍的借條,其中一張大意是“某年某月某日,借某某某壹萬陸千元整,借款時間一年。”
借款人正是趙丹靜。
另外幾張照片的內容也差不多,只是上面的金額一張比一張大,加起來足有近百萬元。也就是說,趙丹靜生前借了高利貸,而且有近百萬之巨。
根據這幾張借條照片,警方最終查明瞭案件真相。
原來,趙丹靜因為買不起電腦而一籌莫展的時候,認識了一個熱心女網友。
女網友建議趙丹靜試試小額貸款,說自己曾經貸過一次,買了一隻某品牌手機,只要按時還清就行,利息也不高。按照趙丹靜打工的收入,每月還幾百元,一年也就還清了。
趙丹靜覺得這是個好辦法,自己既能提前用到電腦,經濟上也能承受。
知道趙丹靜有意後,女網友介紹趙丹靜加了另一個女人的微信。
這個女人無比熱情,向趙丹靜詳細介紹了貸款的種類,說趙丹靜如果貸五千元的話,每個月只需還五百元,還滿一年就行,完全在承受範圍之內。
趙丹靜很高興,希望儘快放貸。這個時候,對方提出了一個問題:“你怎麼保證會每月按時還款呢?”
或許對一臺電腦的渴望戰勝了理智,或許同為女人少了些戒心,總之,趙丹靜聽從對方的擔保要求,拍了幾張舉著身份證的沒穿衣服的照片發了過去。
對方收到後,說可以馬上放款,但需要趙丹靜去現場交易並寫一張欠條。涉世未深的趙丹靜照此做了,寫下一張借條,內容是借款兩萬六千元,時間一年。
為什麼不借五千而是借兩萬六?女人的解釋說,這是小額借款的習慣。五千元加一千元的利息,一共六千元,另外兩萬元是違約金。如果趙丹靜一年內沒有還清,就要支付違約金,如果還清了就自動作廢。
趙丹靜信以為真,於是寫下借條。
一個月後,那個女人打來電話說,債主做生意的資金有點週轉不過來,需要她提前還款,而且必須按借條上的金額進行歸還,也就是兩萬六千元。如果還不了,她的那些沒有穿衣服的照片將被公之於眾。
驚慌失措的趙丹靜根本拿不出這筆錢,最後,那個女人提出一個解決方案:幫趙丹靜再找一個借款人,用借來的錢還之前欠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