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背景非凡的小股東都是上市前“突擊入股”,入股的價格並不高。即便這樣,他們的錢居然還是銀行貸款,自己壓根不用掏一分錢。

等到企業上市後,股價只要炒起來,這些小股東很快就會套現走人,沒有絲毫留戀。

這樣“無本萬利”的買賣賺到的可能是幾千萬元,可能是數億元,也可能更多,買單的卻是億萬個不知情的股民們。

如果真有人當回事去進行清查,也查不出來什麼名堂來。

幕後真正的股東是不會露面的,站在臺前的人都是找來充數的“素人”,“素”到連個交通違法記錄都不一定有。

秦子傑手法更為高明,一樣是“倒騰”資源,不僅隱秘還冠冕堂皇,不經意間還透露出自己能力的不一般,讓大家更加感覺神秘莫測,更願意與他進行合作。

與此同時,在四季會內,秦子傑重視思想的統一。

秦子傑認為要讓四季會大而有序地進行運轉,關鍵在於透過合理的利益分配製度和思想的高度統一建立起一支高效團隊。

這個觀點,陳西峰倒是認可的。

另外,秦子傑聘請了許多來自國內名牌大學的人才,他引進的策略是“與聰明人同行;廣覓、慎用、勤教、嚴繩”。同時還制定了青年幹部培養計劃,建立人才儲備庫等,透過內部培訓等方法使這些人才高度統一思想。

天河系資本的成員和四季會的會員推崇秦子傑總結出來的“五步工作法”:分析事物全過程、花一半的精力進行調查研究、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找到突破口、系統運營。

有些成員在剛加入天河系資本時,有些會員剛加入四季會時,沒有完全認同秦子傑的價值觀,但是不久就發現,在處理許多實際問題時,秦子傑倡導的做事方式還是很有效的。

天河系資本的成員和四季會的會員對於秦子傑忠誠度很高,倒並不是透過洗腦培訓來完成的。

天河系資本的成員是精英中的精英,剛開始未必看得上秦子傑搞的那一套,但天河系龐大的資產擺在那裡,跟著秦子傑混有肉吃、有酒喝、有錢花、有妞泡,於是逐漸變得服服帖帖。

四季會的會員則覺得秦子傑這個人聰明絕頂,又極富人格魅力,白手起家卻經營出這麼龐大的產業,跟著他能學習不少東西。

秦子傑為了保證會員的質量,在吸收會員時非常嚴格,另外,還採用“隱蔽+分散”的工作方式,使得天河系資本和四季會從成立之初就顯得神秘莫測,外界對其知之甚少,就連擅長偵察與調查的虛影隊員也很少能查到過多的資訊。

天河系資本和四季會除了與“低調”的經營理念有關外,還與其保密制度和倚重公關不無關係。

秦子傑在內部講話中提到,天河系資本和四季會要採用“隱蔽+分散”的戰略方針,即儘可能地把天河系資本和四季會的核心成員、產業、公司、主要社會關係等都隱藏起來,對外嚴格保密,對內成員之間相對保密。

在秦子傑直接所掌控的天河系資本里,入職員工先要經過商務禮儀培訓,商務用車的規格、用餐地點都很講究,送禮出手非常闊綽。

有一則沒有經過考證的小道訊息,為了開展生意,秦子傑曾經送給別人一架私人飛機,但他自己都沒有購買和使用私人飛機。

天河系資本的公關團隊,分為應對部門機關和應對媒體兩類。無論是應對部門機關還是應對媒體,天河系資本都是按照不同級別、不同型別的機構分配到專人負責。

對於部門機關的公關工作通常是做在前面的,主要是花費時間、精力、財力結交行政機構中與天河系旗下業務相關的部門和人員,以備不時之需。

天河系的公關手段非常藝術,手中掌握的資源也極其豐富,比如透過為監管部門人員子女安排學校與其成為朋友。

這樣的發現,讓陳西峰大受啟發、也深受震動。難怪秦子傑每次大的收購行動都能取得成功。

成立龐大的媒體公關團隊,則與秦子傑早年深受“媒體之苦”有關。此外,過多的曝光也與他一貫奉行的“隱蔽”理念不符。

除了採用與部門機關公關類似的手段結交媒體各個層面的人員之外,天河系資本在對媒體的公關中採用了多種手段,比如從高校招聘大學生進入媒體充當實習生、委派天河系公關團隊人員進入特定媒體擔任記者、編輯等。

此外,天河系還透過結交入口網站、搜尋引擎的工作人員,實現“刪稿”、“秒刪”、“置換”、“搜尋排名後移”等操作,使天河系的新聞從網路上消失。

透過公關團隊這樣一系列的運作,天河系資本提前化解過許多潛在風險,這也讓秦子傑更加相信“公關”在講“人情”的社會中的作用。

四季會成立後,秦子會運用同樣的手段來應對部門機關和媒體。

當然,在讓天河系資本和四季會基本沒有負面報道外,也讓秦子傑、天河系資本、四季會也沒有正面的報道,對外顯得更加神秘莫測。

四季會的成員遍佈好幾個省份,實施的是一個副會長負責對接一個省份的理事和會員,基本上做到互不干涉、互不競爭。

同時,四季會總部設在三個地方,四季山莊只是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