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十會盟(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完鄭婉如發完牢騷,陳西峰則繼續向她打聽“十會盟”的情況。
人對於未知事物總是充滿好奇的。
再說,天一會加不加入“十會盟”是一回事,打聽清楚其中的情況又是另一回事。
按照約定,全國知名的十個由富家子弟組成的經濟組織成為了“十會盟”裡面的議事決策機構——“理事會”的十名理事。其實,這十家經濟組織也是“十會盟”的創始成員。
在十位理事中,再選出一位盟主和二位副盟主,這三位在“十會盟”裡更顯得位高權重。
當然,作為經濟組織的各個會長平時都很忙,不可能一直參與處理“十會盟”的具體事務,於是又成立了一個執事處,負責處理“十會盟”的日常事務。
這個執事處設定一名正執事長和二名副執事長,從七位理事中產生。為了體現公平,執事處的正副執事長實行二年一輪換。當然,執事處還配備了若干名執事,負責處理具體的事情。
陳西峰一方面對於“十會盟”這個組織感到好奇,另一方面覺得多個組織多個保障,畢竟如果天一會成為了“十會盟”的理事,或多或少能得到“十會盟”的幫助或好處。
最初的時候,陳西峰打算慢慢地發展壯大天一會,只是他現在已經得罪了肖挺,而肖挺目前加入了五湖會。
五湖會現在已有實力競選“十會盟”的副盟主,如果一旦成功的話,天一會的處境將會更加不利。
在“十會盟”內部,講究實力為尊。如果二家競選副盟主的單位實力差不多,便由十家理事單位進行投票選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會有競爭。
“十會盟”內部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比如風雲會就一直在“十會盟”內部發展自己的勢力,結黨營私合眾連橫。
以往甚至還發生過某位會長被暗害,所在的經濟組織被幾家進行瓜分的事情。
本來這種鬆散型結盟組織,應該是互相守望、互相扶持,結果到後來卻演變成內部的清洗和合並,為此加入這樣的結盟組織到底是福還是禍?
當然,每一次大的鬥爭都伴隨著激烈衝突,失敗者要付出組織消失、人員傷亡的代價,而勝利者卻將得到巨大的利益,不僅瓜分其會員資源,還能接收大部分割槽域,富貴險中求,為此許多人還是樂此不疲。
不過,就算在某個經濟組織內部,也會有相應的爭鬥,比如鄭婉如與肖挺發生內鬥,從而導致了三義會的消亡。
據鄭婉如所說,風雲會經過多年經營,“十會盟”理事會里面已經有三家經濟組織完全是風雲會的忠實盟友,如果再加上五湖會成為副盟主,那麼風雲會在“十會盟”理事會里面將佔據一半的話語權。
雖說風雲會還不一定能控制得理事會的整個局面,但已經可以對盟主的決定產生重大影響。
鄭婉如嘆息道,“其實,風雲會最初是想拉攏三義會。只是我不願意完全聽從風雲會號令,更不願意每年進行上貢。”
風雲會為了便於控制,當然會要求所扶持的經濟組織全心全意地聽從自己的號令。否則的話,那不是白忙活一場了。
如果這個經濟組織最終投靠了另一個副盟主甚至盟主,那就是為他人做嫁衣了。
至於進行上貢,則更容易理解,我白白對你扶持?難道我一點好處也不得?畢竟這是商人的組織,當然要考慮利益所得。
讓你以後有肉吃了,總得分我一半肉吧,否則的話,你永遠只能在喝肉湯。
只是現在風雲會已經開始全面扶持五湖會,那麼等到五湖會上位成功後,風雲會和五湖會將會全面打壓天一會。
剛成立不久的天一會能否承受這樣的打壓?
陳西峰原本還以為自己撿了一個便宜,利用原先三義會的部分會員,輕易地成立了天一會,但沒想到事情居然這麼複雜。
不過,天一會已經成立,陳西峰已經沒有任何退路,總不至於現在說宣佈天一會解散吧,又不是小孩子過家家。
鄭婉如最後說道:“一般的事情,我們打電話給‘十會盟’的執事處就行。只是新成立的天一會要加入‘十會盟’事關重大,同時你作為首任會長,也需要到‘十會盟’總部亮亮相。”
“如果你願意去,我可以讓人先向‘十會盟’的執事處進行通報,明後天我們再過去一趟,與他們面對面見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