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這句話,也是有感而發。

他現在是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什麼是莫須有了。

當年的那位,勢力太過強大,聲名太過隆望,又處在一個極為關鍵的位置上。

一旦那位的立場發生改變,那這個後果,是朝廷所無法承受的。

所以,莫須有就出現了。

不管那位心裡是怎麼想的,態度是怎樣的,但是,他已經擁有了威脅到朝廷的力量。

朝廷就會想,萬一他那樣做了呢?

所以乾脆,先下手為強,十二道金牌將其調回,一舉將可能存在的風險給解決掉了。

誠然,當今中樞的那幾位,肯定是比當年的那個腐朽無能朝廷強多了。

但這並不代表,中樞的那幾位,心裡邊就沒有莫須有的想法。

李東就跟當年的那位一樣,手裡擁有著能夠左右一國命運的力量。

而且,這股力量,完全是在他自己的掌控之中。

他想怎樣就怎樣。

他想站這邊就站這邊,他想站那邊就站那邊。

這種情況下,上邊怎麼可能對他徹底放心?

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國內準備跟北熊展開戰略層面的合作。

一個北熊經濟特區計劃,對兩家的影響,都是歷史性的,決定性的。

毫不誇張的說,這個計劃若是成功,不只是國內跟北熊,甚至整個世界的政治經濟形勢,都會發生變化。

這件事太重要了。

重要到不容有失的程度。

對手那邊,肯定會不惜任何代價來阻止這項計劃。

而國內跟北熊,同樣也會全力以赴,應對對手的任何打壓制裁。

手中掌握著巨量資本的李東,其戰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東站在國內這一邊,國內勝算大增。

可李東若是站到了對手那一邊,國內跟北熊,幾乎可以說是必敗無疑了。

雖然說,李東已經透過各種方式,向上邊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比如,東來的幾個重要產業專案,都轉移到了關北那邊,將產業命運與關北深度繫結在了一起,甚至連胡琅都去了關北。

還有,東來更是準備在北熊遠東開展大規模的投資活動。

再加上,李東剛剛才在外匯市場上狠狠的狙擊了一把東琉。

至於透過杜紹坤他們向上邊表達立場,這些就更不必說了。

總之就是,李東已經透過各種方式,或是口頭上的,或是實際行動,來向上邊表明了他的立場了。

可是,這依舊是無法徹底打消上邊的疑慮。

莫須有的想法,依舊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