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聲名遠播(第3/4頁)
章節報錯
“就是不知道會開展哪些創新型業務。”陳譽仁說了句。
他更加關心這個問題。
要是能提前知道的話,他這邊也可以提前做一些準備工作,這樣一來,等政策下來,他也能先別人一步推進落實。
而鄧川他們顯然還是更關心這事對資本市場的影響,鄧川說道:“甭管是哪些業務,總之肯定能夠大大提升券商的業績。回去之後,我就打報告,準備重倉佈局券商。對了,李老弟,你為啥只進國榮這一隻?是有別的訊息嗎?上邊要拿國榮做試點?”
李東兩手一攤,說道:“沒有,我只是覺得,國榮比起國信、建信、華榮、華商這些來,盤子要小一點,也就更容易拉昇一些。而且,國榮去年的業績表現,相對來說挺亮眼的。”
李東胡亂找了兩個理由。
真正的理由是,前世國榮的漲幅是所有券商股中最大的。
至於為什麼國榮最大,李東也不知道。
可能是基本面的原因,也可能是技術面的原因。
基本面的原因,前世跟今世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技術面的原因,那無非就是有莊家在裡邊推高。
前世是誰推高的,李東不知道,這一世,哪怕前世那位莊家不再推了,大不了他聯合鄧川他們,自己推。
李東找的這兩個理由,還是有點道理的。
國榮去年的業績的確挺亮眼,在其他券商受市場低迷影響,業績紛紛下滑的前提下,國榮的業績卻是穩中有升。
所以在鄧川他們看來,李東重倉國榮,也就說得過去。
幾人紛紛表示,回去之後,就準備進場國榮,爭取趕在風聲放出來之前,建倉完畢。
當然,以國榮的盤子,也撐不起幾家大基金共同進場。
別的不說,就鄧川他們幾個要都是重倉進國榮,那國榮的股價還不知道被推到什麼地方去呢。
更不用說,他們扎堆進場,肯定會引起市場的注意。
所以,他們不會跟李東一樣,只進國榮這一隻,而是會多進幾隻券商股。
…………
沈怡的那篇關於李東的報導發出來了。
李東特意去買了一份雲城商報。
把自己的那篇採訪,從頭到尾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
不得不說,沈怡的文筆還是相當不錯的,將李東描述成了一個出身貧寒、奮發圖強、天資絕世的年輕股神形象。
更是不吝讚美之詞,將李東與美利國的那位股神相提並論。
看的李東都有點不太好意思了。
特意給沈怡打了個電話,故作謙虛的說,寫的有點過了。
心裡則是開心至極。
沈怡也很開心。
其他幾家報社,都只是簡單報導了一下投資報告會,報導的重點是放在了幾位專家對明年經濟走勢的研判上,對於李東這位股神,也只是簡單提了幾句。
沒辦法,不是他們不想多寫,只是因為沒有機會採訪李東,沒啥可寫的。
沈怡是唯一一位採訪到李東的記者。
讓報社領導對她刮目相看。
沈怡趁機提出,要請李東吃個飯,感謝一下。
李東有些糾結,想去又不敢去,只得跟沈怡說,他要向胡玥申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