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唐徵明有請(第1/2頁)
章節報錯
夜觀瀆水,浪花滾滾,傾瀉東流。
放出神識,遠處峰巒如聚,大燕王朝萬里河山此起彼伏,當中不知蘊藏著多少故事。
允升,你知道嗎……我和阿碧從小生活在深山中,當時還未化形,每天戰戰兢兢,總害怕被其他獸類吃掉。後來遇到機緣修煉,吸收日月精華,有了靈識……化成人形下山,期間經歷了上百年。再後來我們姐妹白日潛在一座學堂附近,偷聽老夫子教書識字。還有百姓口中相傳的那些才子佳人故事,我和阿碧也曾讀過,甚至幻想著自己未來的夫君也會是那樣的……
後來才知道,才子佳人故事都是人們編出來的,根本不是真的。現實中,凡是和人類相戀的女妖,大都沒有好下場,不是被修道者收走,就是被丈夫得知真相後拋棄。所以,我怕……怕也會有這樣的結果。白素素的聲音很輕,像是在敘述別人的故事。
不過聽她說到最後,卻讓常晉心頭沉甸甸。
白素素的境界很深,但在世俗人情上,她同樣是一個小女子。此刻將手交予自己手中,這是多大的信任。
這讓常晉心中生出一絲憐惜,緊握著她的手久久不願放開:素素,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此山為證,此水為媒,我常允升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在常晉的記憶中,那些情話情詩不知道有多少,甚至他以前也曾想過遇到心儀的女人該怎麼說。但是在白素素面前,所有的甜言蜜語似乎都黯然失色,最後,他的回答很簡單平淡,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
白素素輕輕一笑,點了點頭,便不再言語。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一切盡在不言中。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他們才想起還要返回湖陽府。
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等常晉陰神重新歸竅,時間已過三更。
今夜無眠,他索性提起筆來,自改了李商隱的詩句《無題》:
今夜星辰今夜風,瀆水江邊採石頂。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略微改動,更符合他此時的心境。
寫罷,常晉輕吟一遍,放下毛筆,練起《十二重樓觀想經》來。如今修煉,常晉不為突破桎梏,只為平復心境。
他短短一年多時間進入鬼仙三轉,這種修煉速度幾乎可以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所以常晉並不急於境界提升。更何況,他如今已經找到突破的方法,只是需要時間。
呼吸吐納半個時辰,常晉開始有意將神識放入泥洹宮中引到神筆,初始不覺得,過了大約一炷香時間,他突的感應到神筆一絲異樣。
那裡邊似乎蘊含著頗為龐大的氣息,可以隱隱感應,只是用神識細探,又無法感知。
說到底,還是境界太低的原因。
從很早開始,常晉就在猜測這神筆的來歷。或許是上古時期某位大能仙人神靈留下的異寶。可惜他將身邊所有的書籍翻遍,也沒有找到類似的記錄。甚至常晉還對皇甫員外旁敲側擊,同樣沒有得到答案。
不過常晉並沒有灰心,他相信隨著境界提升,事情總會有弄明白的一天。
一直到天色大亮,常晉結束試探。起身在院中練了一遍劍法,收拾於淨出門。王啟年和丁躍二人昨夜未歸,所以他只能獨自一人去吃早飯。
早飯簡單,常晉要了盤大包子,外帶米粥小鹹菜,就著吃飽。
吃完飯沒什麼事情,常晉索性又返回客棧,沒曾想剛到門口,店小二就迎了上來:常公子,常公子,後院有人找你,說是去參加什麼文會。
這小二,對待常晉的態度比前日明顯熱情了許多,近乎諂媚。原因很簡單,丁躍告訴過小二常晉考取萬山府案首,詩文聲名遠播的事情。
哦,多謝告知常晉拱拱手,忙邁步走入院中。
有一身瘩衣的僕人正坐在後院石桌前,見到常晉立刻起身奉上請帖,恭敬道:可是萬山府來的常公子?我家主人乃是唐徵明唐公子,今日請你去家中賞荷,王公子和丁公子都在。
哦,常晉伸手接過請帖。上邊文縐縐的寫了幾大段話。內容無非是久仰大名,適逢昨夜喜雨,滿池荷花盛開,特邀請常晉去參加文會……什麼略盡地主之誼。
看完請帖,常晉心中微微一笑。這種文會,他一向敬而遠之,總認為志不同道不合。不過現在常晉心中改變了不少,一切順其自然。他既然有儒生之志,自然不能再單槍匹馬做下去,需要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
儒生裡邊,空談的不少,但也有些實於人才,能夠結識更好。
只是,就怕今日筵無好筵會無好會。
如今道法顯聖,儒家權柄逐漸開始沒落。對於這種情況,尋常百姓感覺還不明顯,但儒門子弟卻看得清楚,畢竟關乎自身利益。
是以每次舉辦文會,大家都會暢談一番,對官府,對道院發發牢騷,更有甚者,喝醉酒後大罵一通。
這種文會規模較小,大多數是三五知己好友在一起相聚,暢所欲言。
還有一種文會,則是當地那些名門豪族舉辦,主要是以詩文會友,藉此提高家族的名聲地位,順便招攬一些賢才。
常晉剛進湖陽府時已經聽人提起,唐家乃是湖陽府的名門望族,城內商鋪錢莊,唐家足足佔了兩成。潁州都城內,唐家也置辦有不少產業,所以唐家在湖陽府有唐半城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