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將本城隍打下神位,你們玉清道可真是煞費苦心"常晉盯著對方,冷冷道.

雖然此人敘事時他並未感覺到危機,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憑玉清道的手段,想要遮掩殺機應該不是一件難事.

"城隍老爺明鑑,吾絕非玉清道弟子.城隍老爺若是不信,吾可以發下心誓以證清白."張少雲略微遲疑,捏了個手訣道.

他現在萬分確定,城隍老爺和玉清道真的沒有瓜葛.反倒是自己貿然前來,邀請一個神靈離開神域,有些讓人懷疑.

"發心誓就不必了"常晉見他說話時頭頂氣運並沒有搖晃,就知道此人確實和玉清道無關.不過他並未因此信任對方.很有可能玉清道透過樑候行事.此人只是一枚棋子,並不知曉這背後的算計.

"梁候乃是玉清道扶持,本城隍很難相信他的誠意."

"好叫城隍老爺知曉,玉清道行事跋扈,在世俗間惹得民怨沸騰.我家候爺早已不滿.此次候爺以少云為使者請城隍老爺前去下江府掌管神道諸事,就是想要與玉清道徹底斷絕來往."

"你家候爺倒是好膽"常晉不置可否的讚歎一句,搖了搖頭,"只是本城隍掌管萬山府神道時日尚短,諸事還未理順.對於候爺的好意,只能敬謝不敏了."

無論對方打的什麼主意,他都沒有和梁候合作的意願.

見對方仍是拒絕,張少雲急聲道:"城隍老爺可否讓左右退下,少雲還有一事相告.聽完此事,城隍老爺定會改變主意."

"哦?"這話讓常晉多了一份好奇,他很想知道,梁候到底想用什麼條件打動自己.他朝左右看了一眼道:"你等暫且退下"

"是"幾個鬼兵應了一聲,行禮離開.

"好了,現在殿內沒有旁人,你可以說了."

"如今大燕王朝各地亂象紛紛,叛賊滋生,惹得民不聊生,吾家候爺欲起兵代天子討伐叛逆,澄清宇內.只因正神一事未定,難以鎮壓氣運,所以才遲遲沒有出兵.

這些日子侯爺聽人談起城隍老爺所作所為,心中甚是佩服,特命少雲前來相請.

城隍老爺若肯相助,侯爺不但以萬山,下江二府神道相贈,事成之後,奉一個帝君神號也未嘗不可."張少雲開口鼓動到.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若是處在前世地球上,道法不顯,神靈不聖,祭祀並沒有那麼重要,最多也就是安定治下民心.可是如今這方世界不同,仙神二道已經紮根世俗,和人道氣運緊密相連.

梁侯打算爭奪天下,必有刀兵之劫,最是消耗自身氣運.如果沒有仙神二道輔助,就難以鎮壓隨之而來的邪祟怨

梁侯本打算說動玉清道作為後盾,哪知卻被對方以不能於預世俗變遷拒絕.

明知對方有推脫之意,梁侯也無可奈何.受了挫折,不得已才尋找他援.

正在這時,萬山府傳來訊息,有神靈斬殺城隍,佔據神位,與玉清道交惡.

從那時起,梁侯手下修士就對新晉城隍起了關注.不過在他們看來,對方根本坐不穩神位,一旦玉清道反應過來,必行殺伐之事.

可隨後幾個月的發展出乎他們意料,對方不但神位日益穩固,而且統一了萬山府神道.

此神和玉清道沒有糾葛,正好可以作為依託.梁侯得手下所奏,於是就派下張少雲前來萬山府,遊說對方統領下江府神道.

"原來如此"聽對方講完,常晉終於明白過來,梁侯也有志於亂世爭龍.一統萬山府神域後,常晉對於神道作用又有了新的感悟.

神道不僅僅依附人道世俗存在,更有加持人道氣運的功效.若是神靈公正嚴明,自然可以使得治下魑魅魍魎無處藏身,進而使得百姓安居樂業.

若是治下清明,官府氣運自會綿長興盛.

明白了這一點,常晉心中也有所謀劃.不過他仍沒有打算同意梁侯相邀,原因很簡單,自己沒有見過樑侯,不知他是否具有"明君"之相.貿然加入其中,若是對方爭龍失敗,只會給自己引來人道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