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我們還沒有見過陰司大城到底是什麼樣子呢”阿碧很感興趣,說著就邁步踏入其中。

白素素和小倩對視一眼,齊齊踏入其中。

看過之後,幾人都有些失望。整座大城內冷冷清清,幽幽暗暗,連個鬼物都沒有,根本沒什麼可看的。

匆匆在城內轉了一圈,她們重新出現在法陣之外。

常晉則留在空間內,由白素素三人護法,自己根本沒有什麼要擔心的。

他在城南一片寬闊地帶坐下,排除雜念,手捏法訣。

不多時,一座輝煌高大的廟宇就顯現在頭頂,其上白、赤、青、淡黃等光芒閃爍,異常耀眼。

常晉再做出幾個手訣,頭頂又起了變化,一條長河宛如蛟龍從虛空中鑽出,水面波光盪漾,隱約傳來嘩啦啦的聲音。

模糊之中,又有一座大山顯現,隱隱透著一絲玄之又玄氣息。

在常晉沉入陰司大城舊址施展神通之時,萬山府城內的城隍廟上方也起了變化,其上氣象萬千,香火念力翻湧。

當然,此時夜色沉沉,城中百姓並沒有發覺什麼異常。

常晉登臨城隍神位後,曾帶領手下清理過城內的惡妖厲鬼,不過對於那些自身並未帶有怨氣的妖鬼,他還是手下留了幾分情,並未將他們驅逐出去。

無論城內隱藏的修士還是妖精鬼物,第一時間都發覺有股龐大的威壓產生,在他們心頭留下強大的壓迫感。

城西四尺巷中一戶人家,此刻房屋內仍然亮著紅燭。一個書生端坐在桌前捧卷夜讀,在他身旁還坐著一位妖嬈的女子。那女子手持針線,細心縫製一件寒衣。

待袖子縫好,那女子才發現紅燭暗了不少。她忙拿出剪刀,對著燭芯剪去

剛要放下剪刀,女子突然捧著胸口,驚呼了一聲,臉色登時變得煞白。

“麗娘,你怎麼了?”聽到聲音,年輕書生急忙抬頭。

“我沒事,剛絆了一跤”女子搖搖頭,暗中將那枚寶珠握在手心。隨即絲絲靈氣傳來,她搖曳的氣運終於穩定下來。

見她確實無事,書生又埋下頭。

“相公,你繼續讀書,妾身出去一下。”女子說著邁步走出書房,站在院中朝城隍廟方向看去。

她能感覺到,龐大的威壓正是從城隍廟方向傳來。

“不知城隍老爺在做什麼事情,怎會有如此大的威力?”這女子便是常晉當初府試時遇到的木妖,年輕書生是郎玉柱。

自從得了常晉教誨,麗娘回去後就給郎玉柱定下幾條規矩,情郎也全部答應。

不過半年時間,郎玉柱身體徹底恢復正常,而且整個人也開朗了許多,見到相熟的鄰居,都會主動打招呼。先前他讀書不求甚解,如今卻能夠明經曉義,研讀起經世之學。

類似情況,也發生在烏山觀。

如今觀內仍然是兩位玄字輩弟子坐鎮,有了前車之鑑,即使感應到城隍廟氣運有異,他們也不敢前去檢視,只是飛鶴傳書師門,將那裡情況上報。

神廟上方香火念力明滅,無數身影在其中顯現,轉眼有消失一空。

先前煉化的陰司真文飛速旋轉著,將香火念力一絲絲吸入其中。

得香火念力加持,那些真文迅速變大,最初只是拳頭大小,很快就宛如鍋蓋,不多時,又變成了磨盤。

這些真文懸浮在虛空中,緩緩執行,撒發出一股平和清明的光芒,玄之又玄,包含著某種神道法則,使得空間內原本騷動的邪祟陰氣也開始變得平靜。

常晉端坐地下,能感覺到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在心頭流淌,這一刻,他發現自己對於真文的領悟又加深了一層。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那幾枚真文突然再起變化,彷彿流星,拖曳這耀眼的光芒,瞬息墜入地底。掩藏在地底深處的陰氣頓時被激發,發出一片滋滋的聲響。

與此同時,泥洹宮中也猛地多了許多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