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半個不字怎麼說(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魏遠連萬山府城都未完全掌控,但側臥之榻豈容他人安睡,有神靈在自己眼皮子地下盜取香火念力,豈能容忍。是以得知此事,第一時間魏遠便將對方定義為邪神。
邪神無道,人人得而誅之。對方只是一個不知名的草頭神,根本不可能得到道院敕封。沒有道院敕封,不管對方靈驗與否,都可以稱之為邪神。
更重要的是,魏遠如今為萬山府城隍,名義上,萬山府治下八縣之內陰司神靈皆歸自己掌管。有了這份大義,那麼他接下來所作所為就是義舉,很容易得到人道認可。
王君義聽城隍爺直呼對方為邪神,心中自是興奮異常,忙將自己所得知有關恩公廟神靈的資訊全盤托出。
在他的描述中,常晉為了獲取香火念力不擇手段,暗中派遣鬼物在世俗間作亂,然後再以神靈身份前去收服。
連續幾次後,周圍百姓不明真相,以為恩公神靈法力無邊,紛紛祭拜。數日前更是不知透過什麼手段矇騙霍家渡百姓,使得他們將恩公神像請入河神廟中。
魏遠聽罷,怒氣再起,大聲呵斥道:“果然是邪神,實在無知的厲害,天下神靈各有所屬,一個陸地邪神,竟然妄圖佔據水脈神位,真是不知死活,當人道法則是擺設不成……”
魏遠生前為道院核心弟子,對於仙神二道秘事比其他人瞭解的更多。
千年前天庭尚在時,天帝為了防止神靈擾亂世俗,曾將神靈職責細分,大致分為上中下三界神靈,並降下神道法則禁制,任何神靈不得越界接受香火念力。
這三界神靈是依據諸神等級地位而定,使得神靈高低有等、尊卑有序,既有三界之別,又有主從之分;諸神之間關係明確,各神地位排列固定。
比如陰司閻王,屬於上界神靈,而一府城隍,則相當於中界神靈,至於其治下的土地山神,就是下界神靈。
至於民間信仰的那些某大將軍,井水娘娘等神靈,屬於連等級都沒有的草頭神。
後來因天庭消亡,這神道體系自然隨之崩塌。
等釋道伐神,為防止神靈勢力恢復,特意將神靈秩序打亂,一一分封,上中下三界一說自然無從談起。
如今世俗間的神靈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其一是陸地神靈,主要有城隍、土地、山神以及各種草頭神組成組成,此類神靈大多屬於陰司神靈。
其二就是水脈神靈,掌管世俗間江河湖泊。此類神靈原本歸龍神管轄,可惜千年前天庭變故,那些龍神也隨之煙消雲散。如今水脈神靈,同樣需要道院敕封。
天庭雖然消亡,但天帝設立的神道秩序卻被人道認可。陰司和水脈神靈,各有職責,不得跨界獲取香火念力。一旦違反,日後必遭人道反噬。
“鬼僕聽令,”魏遠端坐在高臺上喊道:“你立刻拿我神符前去恩公廟宣令,命對方供上五成香火念力於本城隍。否則我必率軍討伐,將其打下神壇
王君義聞言一驚,他的算盤打得很好,原本以為城隍聽了彙報,會直接派遣陰兵將恩公廟神靈斬殺,到時自己可以趁機佔據神位。
萬萬沒想到城隍老爺根本無此意,反而打算承認對方神位。王君義不由大急,若是事後被恩公廟神靈得知自己告狀一事,對方肯定要找他算賬。
他忙上前一步,出聲道“城隍老爺,那邪神蠱惑百姓,盜取香火念力,人人得而誅之,城隍老爺何必給他機會,直接派兵打殺掉了事。”
“大膽,本城隍行事自有計較,豈容你多嘴。念你彙報有功,這次就不懲罰你了,快快退下”魏遠瞪眼呵斥道。
他豈不明白眼前小毛神打得什麼主意。清理治下邪祭淫祠只是最後的手段,如果能夠讓對方臣服,貢獻香火念力,又何必多費事。
至於這等毛神心中所想,他根本不在乎。
那鬼僕出了萬山府城,一路避過村莊,來到恩公廟前。
先前看王君義時,鬼僕就羨恨不已,如今再看恩公廟上方的氣運,這種羨恨之情更是增了十倍。
只見神廟上方氣運赤青,說明廟內神靈即將進入鬼神之境。
這些草頭神運氣實在好,自己辛辛苦苦數十年修行,比不過他們半年時間吸收的香火念力。
心中有怨,鬼僕語氣也變得不滿起來,當即祭起神符,赤光灼灼,上邊帶有城隍老爺的一絲烙印:“恩公廟神靈何在,速速現身,萬山府城隍老爺有令傳下,速來接令”
常晉正在屋內修煉,剎那間感受到祖廟前有異,聽到鬼僕的吶喊,他臉上冷然一笑,數道神念已經透過敕符傳入神域。
隨即一個虛影從神壇上走下,衣冠博帶,大袖飄飄,看上去玄之又玄。在他身旁,小木手持短刀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