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即使黃昏時刻,暑氣也並未完全消退。

由於前幾日萬山府周圍剛下過雨,此刻瀆水江中浪花淘淘,水流比起以前急了不少。

渾濁的江水席捲著鍋蓋大小的漩渦,滾滾蕩蕩向著下游奔去。

此刻江心有一條丈許小舟,在滔滔江水中逆流而上。只是有人到了近處就會發現,逆水行舟,船上卻不見有船伕滑動,著實怪異。細看那船身,隱隱現出幾道符篥,青光閃動,江中有不識趣的大魚想要靠近,都被青光阻擋住。

船頭坐著兩名道人,正是數月前帶領玄妙兩個字輩道人下山剿滅瀆水水君的玄法玄尚兩位師兄弟。

當日萬山府城外一場大戰,玉清道門下弟子隕落甚多。為防止治下再有神靈叛亂,玉清道掌門坤元決定派下山去的弟子暫時不用返回,而是留在世俗間道院鎮守。

原本在烏山觀鎮守的玄明、玄壇兩位弟子,因為在大戰中神識受損嚴重,被安排到其他道院養傷。烏山觀觀主一職,坤元道人意屬弟子玄洞。哪知玄洞接到飛鶴傳訊,辭而不受。無奈之下,他只得改任由玄法接任。

大戰之後,百廢待興,玄法就任烏山觀觀主數月,諸多俗事纏身。今日終於把事情理出頭緒,才有時間陪師弟江上泛舟。

兩人也沒有要弟子服侍,而是用靈力催動法舟,沿著瀆水一路逆行。江上浪花起伏,小舟沉穩如嶽。再加上兩人道袍隨風拂動,更增添了幾分仙風道骨之感。

朝前行出幾十裡水路,玄法捏了個手決,法舟便調轉方向,朝著白水河駛去。他和玄尚今日出來,並非完全泛舟遊玩,還有一個重要使命是考察治下水脈神靈。

萬山府治下共有八縣,緊靠府城渡馬縣就是其中之一,白水河正是從渡馬縣附近注入瀆水。

此刻日近黃昏,站在船頭朝岸上望去,遠處村鎮炊煙裊裊,雞鳴狗叫、孩童歡笑打鬧聲不絕入耳。

眼前本是一副難得農家怡樂圖卷,卻讓兩個人神色凝重起來。

“師兄,那處廟宇應該就是前幾日門下弟子上報的白水娘娘神廟吧?”玄尚盯著岸上某處看了片刻,開口道。

“應該沒錯,從我們接到稟報到現在不過一月時間,廟宇上方氣運已顯白赤狀,吸收香火念力的速度,委實有些驚人。看樣子,這處邪祭神靈已經成要氣候了。”

“哼,此處距離萬山府不到百里,更有瀆水水君被誅在前,這神靈竟敢在此處立廟,真是膽大妄為,當我們烏山觀是擺設不成”玄尚道人臉上撒發著寒意。

“暫且不要先下結論,等我們上岸觀察一番再做打算。”玄法卻持有不同意見。先前玉清道對神道管理過於苛刻剛硬,結果引來瀆水水君率眾叛亂。如今戰後思安,道院的手段也要懷柔。

一剛一柔,不但世俗治國如此,對道門同樣有著借鑑作用。

他心中早有打算,等上岸檢視此處神廟,如果神廟吸納的香火念力中怨念不多,他就招來神靈詢問同意奉道院為主,詭香火念力。若是同意,賜予她一道青章又如何。

不同意,沒什麼好說的,直接打下神壇,另立神靈了事。

談論間,法舟已經行駛到岸邊,兩人縱身一躍,雙腳踩在細軟的草地上。而後玄法一招手,法舟迅速變小,化作橄欖核模樣,落入布搭當中。

兩人不急不俗行走,看似速度緩慢,實則飛快,幾個呼吸間,就來到新立的河神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