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皇甫員外的勸說,常晉初始感受不深。

直到前不久,他修煉《十二重樓觀想經》,每到凝聚靈力的緊要關頭,道祖相都會變成儒家聖人模樣,讓他功虧一簣。

如此再三,常晉心中才有了猜測,儒家的浩然之氣很可能和道門修煉功法有衝突。畢竟一個講究出世,一個講究入世。

或許有大儒能將儒道融為一體,但以自己目前的見識,顯然還做不到這一點。

受此挫折,也讓常晉對三道界限人,早出聲催促起來。

常晉並不急著趕路,白日或坐在船艙裡讀書,或站在甲板上觀景,說不出的輕鬆自在。

當然,也是因為白素素在身邊陪伴的原因。有美相伴,再平凡的景緻,再瑣碎的事情,都會覺得有趣。

這是人之常情,和修道無關。

害怕驚到王啟年,他並未把白素素姐妹真實身份告知。如果王啟年得知與他同行的女子就是當初他們去萬山府參加府試時,遇到的那條大蟒化形而成,十有會嚇暈過去。

這日,大船行到距離豐臺府城近百里遠的地方,常晉和王啟年正在艙內下棋,忽然聽得前方人聲鼎沸,鑼鼓齊鳴。

船上眾人受到驚動,紛紛鑽出船艙,朝前方望去。

等常晉站在船頭遠眺,只見數里之外一處水面停泊有幾十艘大小船隻,上邊站滿百姓,其中有艘大船上,還有幾名道士在做法,似乎有什麼事情發生。

他回頭,發現白素素眼中也帶著疑惑。

前面發生什麼事情,這麼熱鬧……

船家,趕緊行過去看一看

一時間,整條貨船上議論紛紛。

那船老闆也有看熱鬧的心思,聽到客人叫嚷,便吩咐手下加快速度。

數里水路,不過一炷香功夫就趕到。

等貨船趕到近處,幾個水手便將鐵錨拋入江底固定。船老闆朝四周張望了幾下,看到熟人,扯著嗓子喊道:郭老三,郭老三,這裡有什麼熱鬧可看?

不遠處的漁船上有一漢子聽到喊聲,立刻回頭,接著划船過來打招呼:周爺,有日子沒見你了,這一趟去南方生意可好?

還行,船老闆回應一句,跟著又問起:這是怎麼回事兒,為什麼請道士在江面做法?

周爺有所不知,數日前在這片水域出了件事情,有個女子投江自殺。因為怨氣太重,那躁沒有消散。這幾日每到晚上,都能聽到這水中有女人的哭泣聲,如今過往船隻晚上都不敢在此處停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