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枚寶珠是郎玉柱幼年時玩耍,無意間埋在樹下。而後隨著時間增長,更是忘得一於二淨。估計寶珠的外形也是當初郎玉柱將之隨手埋藏,過後又不尋找的原因。

正是有這枚寶珠滋養,麗娘才在短短十幾年前孕育出靈識,隨即更是借寶珠修煉,半年前修的幻形之體。

之後麗娘感謝郎玉柱贈送寶珠之事,動了報恩的心棧奔去。

此時街道上空空蕩蕩,他步伐輕快,腳下踏步連連,靈氣湧動。一炷香時間,就已經過了城西。

正在街道上行走,沒來由的,常晉感覺心中一悸,神識似乎受到什麼東西牽引。

只是待他仔細感應,卻並無異常。

返回客棧,已經是半夜。常晉沒有驚動任何人,悄無聲息返回房中。

第二日天剛矇矇亮,他起床提劍練了一遍,感覺渾身筋骨練開,這才收劍回房。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劍道同樣也如此,來府城這些日子,常晉每日練劍不輟,不曾有過間斷。當然為了避免驚世駭俗,他練劍之時並未激發體內靈氣。

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常晉又坐回書桌前讀書。

很快院子裡變得熱鬧起來,噪雜聲不斷。他絲毫不受影響,直到手中文章讀完才起身出門。尋常這個時間,王啟年早敲門喊自己吃早飯,今天不知為何到現在還沒來。

他邁步走到隔壁,敲門道:清遠兄,起床沒有?

小松聞言,立刻開門道:常公子,我家公子生病了

生病了,哪裡不舒服??常晉走進房內,隨口問著。

王啟年晃了晃腦袋回答:愚兄不知怎地,今日有些頭疼,昏昏沉沉的。

常晉漫不經心的看去,隨即神色一變:清遠兄,你這幾日到了哪裡,遇到什麼人了?

王啟年頭頂原有的赤氣只剩下一絲,就連頭頂的白氣也有潰散跡象。

就在城裡逛遊,沒遇到什麼人呀……允升,我有何不妥嗎?

沒什麼,我等下替你找個大夫瞧瞧吧常晉搖搖頭道。神識已經探查過,王啟年體內並無任何邪祟陰氣,只是如此大的氣運變化,他竟然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或者是其他變故影響……隨著境界提升,常晉愈發覺得人道氣運的玄妙。一舉一動,似有軌跡,卻又讓人難以捉摸。

有道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很多時候一個細小的改變,都會引發氣運較大的波動。

小松很快找來大夫,結果那人也沒有說出個端倪,直說他是偶感風寒,隨即開了幾幅湯藥。

萬山府城北有一處破敗的宅邸,單從牆外觀看,似乎和周圍的院落沒什麼不同。

進入門內,才會發現地上豎起不少桃木樁子,木樁三尺多高,上邊刻畫著巨大的符篥,顯然組成了一個陣法。

此刻符陣當中擺放有一張香案,上邊掛著一張道尊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