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驚動四座 2(第2/2頁)
章節報錯
明白他的心思,常晉和王啟年自然毫不客氣的接下。
雖然如今是一個道法顯聖的時代,但世俗官府還是由儒家掌控,所以文風還算濃厚。文人之間聚會,往往以詩詞歌賦相合。一般的儒生拜訪文壇前輩,也往往拿自己最得意的詩詞求評,以便得到對方的讚許,能夠在士子間揚名。
所以儒生如果做的一首好詩,數日內就能傳遍天下,廣為人知。
王啟年相信這兩首詩一旦傳開,常晉的名聲將會猛上幾個臺階。
他心中此刻充滿羨慕嫉妒,恨不能馬上變成對方。不過卻也有自知之明,知道憑自己肚裡那點墨水,想要做出一首流暢的詩詞怕都困難。
隨即一想,自己和常晉親如兄弟,看到他揚名,自己應該高興才對。
酒不醉人人自醉,王啟年剛喝兩杯就醉了,等從遇仙樓回來還一個勁兒嘟囔,“愚兄,這是愚兄一輩子喝的最痛快的一次酒了。自允升以後,再無人敢為遇仙樓寫詩。”
一夜無話。
早上吃過飯後,兩人正商量著去什麼地方閒逛,卻聽到前面有人喧囂,隨即便看到酒樓夥計領著一箇中年男子進入院內。看此人的穿著打扮,應該是一個商賈。
兩人不以為意,剛要避讓到旁邊,見那夥計熱情的呼喊道:“常公子、王公子,這是清風樓的郭掌櫃,是專門來拜訪二位的。”
常晉和王啟年對望一樣,眼中都露著疑惑,顯然無人認識此人。
“兩位公子有禮了,我是清風樓的掌櫃郭寒山,不知這位可是寫出‘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常允升常公子?”那郭掌櫃快走幾步,急忙衝著兩人拱手。
“我就是,不知郭掌櫃找上門有何事?”常晉還禮到。對方能認出自己,他絲毫不覺得奇怪。如今自己得神筆滋養,整個人氣度已經和先前大不相同。而且做生意的商賈眼光獨到,認人極準。
“實不相瞞,郭某上門卻有事情相求,”郭寒山朝院內看了幾眼,發現這裡人來人往,根本不是談事情的地方,又開口道,“不知兩位公子是否有時間,郭某已經在清風樓備下薄酒,請兩位公子去那裡一敘,到時咱們再詳談。”
“郭掌櫃,你有什麼事情還是直說吧,我們還有事呢。”王啟年不耐煩的問道。來人對常晉畢恭畢敬,對自己根本是無視,這讓他有些鬱悶起來。
“還請郭掌櫃明言”對方莫名其妙而來,非親非故,常晉自然也不會去赴宴。
見兩人沒有跟自己去的意圖,郭掌櫃才再次行禮道:“常公子初到萬山府,昨天在遇仙樓兩首詩詞驚動四座,如今已經傳遍整個府城。我家老爺看到這兩首詩後很是讚賞,想請常公子也為我們清風樓作詩一首,到時我家老爺有二百兩紋銀奉送。”
說完,郭掌櫃緊盯著盯著常晉臉龐。剛才交談中他自我感覺對兩個人已經有了初步瞭解,從兩人的穿著打扮上看。旁邊的王啟年家中應該有些資產。而這姓常的書生,顯然家境一般。二百兩銀子,足可以讓他心動。
可惜讓郭掌櫃失望了,對方臉上始終平淡如一,沒有半點驚訝。
到是旁邊的王啟年張大嘴巴問道:“多少,二百兩?我沒有聽錯吧,允升,你隨便作一首詩詞,就抵得上我家忙乎兩年。”
“呵呵”常晉淡淡一笑。說實話對方這麼快就找上門來,他的確有些驚訝。至於請他去清風樓吃飯,做首詩詞二百兩銀子,顯然是看中了他的名頭。
對於郭掌櫃幕後老闆的眼光,常晉佩服。說實話,自己這個“文抄公”肚裡積攢的詩詞不少,隨便拿出一首都可以傳世留名。對方出二百兩買詩一首,的確不算少了。
不過他卻不能真個拿詩詞換銀錢,昨天遇仙樓作詩,還可以說是情非得已,傳到士林當中,只能算是一段佳話。
如果為二百兩銀子寫詩,這詩詞做的再好,一旦傳出,人們追根溯源,知道背後的事情,卻只會鄙視。談起他,自然會說通衢常允升,詩詞做的很好,只是為人好黃白之物。
這樣一來,自己的名聲恐怕就要壞掉了。在這方世界中,一個書生如果有了惡名,怕是根本無法在士林生活下去。
二百兩銀子雖然不少,但比起自己的前途來又遠遠不如。因小失大之事常晉從來不會選取,他清了清嗓子道:“多謝郭掌櫃看中,允升初來萬山府,昨日在遇仙樓作詩情非得已,事後心中誠惶誠恐。府城才華超允升者車載斗量,如今允升豈敢再作詩獻醜。郭掌櫃的好意允升心領了,只是作詩一事只能敬謝不敏了。”
被推辭掉了……郭掌櫃聞言有些發愣:是嫌錢少,還是故作清高?
想到這裡,他又開口低聲道:“我家老爺來前吩咐,常公子如果不滿意,還可以再加銀子。”
常晉聞言朗聲大笑。到底是商賈,句句不離本行。
“哈哈,郭掌櫃不必說了,允升還有他事,先走一步了。”
兩首詩詞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傳播,隨後的幾日,整個府城都在聽人談論起這些詩詞背後的故事。和馬進想象的類似,雖然其中衍生出不少版本,但在這個故事中,他無一例外成為悲劇的配角。
“當時我就站在旁邊,常公子本來已經保持低調,不想惹事,結果那馬進不識抬舉,一再出言相逼,常公子大怒,喊夥計拿來筆墨,刷刷刷連寫了兩首詩,直把馬進驚得面似篩糠,兩股戰戰……”
至於常晉,現在已經有人將“均州第一才子”的名頭扣在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