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方式最考驗人的才華急智,一般學子很少選取。尋常眾人參加酒會,多半拿出自己舊時的詩詞湊數。

“哼,真當自己是曹侍郎不成,可以七步成詩。”馬進原本還有幾分擔心,此刻見對方竟然臨場寫詩,心中鄙夷了句。

前朝侍郎曹永才華橫溢,尤善臨場作詩,參加宴會,經常飲一斗酒的功夫便可做出詩來。有次參加宮宴,皇帝想看看傳聞是否屬實,就命他七步之內做出一首祝酒詩。

眾臣皆以為如此短的時間,曹侍郎肯定無法做出。

哪知道七步過後,曹永竟然真的做出詩來:“天若不愛酒,天應無酒仙。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此中趣,勿與醒者傳。”

聽過此詩,眾臣皆贊,稱他為“七步成詩曹侍郎”。

馬進心裡的想法代表著周圍不少書生,畢竟像曹永這樣的人物,數百年不出一人,怎麼可能偏偏讓他們遇到。

這姓常的書生,多半要落敗了。

常晉不管眾人如何想,只是大筆揮動,刷刷寫來。

“昔人已乘仙鶴去,此地空餘遇仙樓。”

等那書生輕聲將第一句念出,不少人臉色微微改變。這一句簡單明瞭卻蘊含大氣,只寥寥數字,便將遇仙樓的種種神奇傳說囊括其中。

“仙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從臨南王遇仙至今,將近千年。讀罷此句,眾人似乎一下子跨越千年,從近千年前臨南王請客時的高朋滿座到今日眾人相會在遇仙樓中。

“文以氣為主”,這四句看似隨手寫出,卻給人一種江流滾滾,順勢而下,一氣呵成的氣勢,絕無半點滯礙。

馬進臉色開始變得蒼白,他知道自己輸了。這樣的詩詞,真的無法厚著臉皮說不好。

寫完四句,常晉略微沉吟。

“後邊的,快些呀”有個酒客急著讀下去,忍不住開口催促。

“噓”此人剛出聲,就被旁人拉住,生怕打斷常晉的思路。

常晉並沒有讓眾人等待太長時間,隨即又吸了口氣,將剩餘四句全部寫出: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通衢常晉常允升。

晴川閣、鸚鵡洲,這本就是府城的名勝,不少酒客都遊玩過,此刻卻覺得在詩中賦予了別樣的含義。

此刻夕陽西下,遇仙樓外大江湧流,水汽嫋嫋,給人一種遼闊深遠的感覺。

整個二樓完全寂靜,不少人口中默誦揣摩著這首詩詞。詩中將那種在外羈旅遊子的感傷寫的淋漓盡致,並不像一個青年人能夠寫出來的。可親眼目睹了整個事件的發生,他們不能不相信。

雖然這首詩平仄不合,但卻沒有人挑這個小毛病。畢竟連七步成詩的曹永也說過“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

“好詩”最初開口讀詩的那書生讚歎道,“此詩一出,怕是以後這遇仙樓不好寫了……”

聽他一說,眾人才紛紛清醒過來,稱讚聲不絕入耳。

反觀那馬進,此刻臉色開始泛白。他能夠想象得到,這樣一首詩,也許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廣為流傳,而通衢常晉這個名字也會名動天下。等人們追究起這詩詞背後的故事,恐怕自己就是那可笑的背景,給常晉起襯托作用。

文人墨客談論起,十有八九會說“當時馬大人家的公子咄咄相逼,常晉氣不過,提起毛筆,唰唰唰寫下了這首詩……”

他心中惱恨之極,這姓常的讓自己出這麼大丑,一定不能此人好過。

眾人正談論著,忽然人群中傳來嚎頭大哭聲,將他們嚇了一跳,紛紛循聲看去。

只見一位滿頭花白,穿有破舊衣衫的老儒生,站在那裡大哭不已。

“趙兄,你為何如此傷悲?”旁邊的同伴驚詫的問道。

“呵呵,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他低聲唸了兩遍,忽然大叫到:“不考了,這秀才功名我趙某不考了。”

“趙兄,你發什麼癔症!?”那同夥急忙拉扯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