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愚蠢的智多星(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道士並沒有逃走,而是任由兵卒將他捆綁起來。
此事很快將臨南王驚動,他聽人詳細敘述經過,知道道士非常人,急忙請進酒樓內。
道士不卑不亢,言及臨南王在此設宴,自己沒有什麼好禮相送,特意奉上一壺美酒供大家享用,讓眾人不要客氣,一醉方休。
當時樓上一眾賓客心中存疑,不知道道士是何用意,那一壺美酒不過半斤,根本不夠他們喝。
哪知道等下人端起酒壺倒酒,幾十人敬完,壺中仍然酒水盈滿,不見減少。
見此情景,臨南王對這道士崇敬之極,想擺對方為師學道。
道士卻哈哈大笑著搖搖頭,言說臨南王將來貴不可言,非道門中人。
言畢,道士從布袋中丟擲一張黃紙。那黃紙見風飛漲,化作一隻仙鶴。道士縱身躍上仙鶴,飄然而去。
沒過多久,前朝皇帝仁宗突發疾病身亡。由於皇帝沒有子嗣,急匆匆只得讓皇弟臨南王即位。
這結果正應了道士所言,臨南王貴不可言。後來臨南王下旨,將此處酒樓改名為遇仙樓。
也就是從那時起,道學開始顯聖。
如今臨南王已死數百年,但這遇仙樓名聲卻愈發響亮。據說府城那些官員宴會賓客,常常會選擇這裡,很多商賈和世家子弟不惜花費千金在此地宴請賓客。
不過這種地方雖好,去三樓以上觀景,每頓卻要幾百兩銀子,根本不是一般文人墨客能夠消費得起的。因此他們只能在接受邀請時上樓赴宴……很多文人以此為榮。能夠被人請上去吃一頓酒宴,也成不少人言談中的資本。
在王啟年口中,這遇仙樓儼然已經成了府城的象徵。如果沒在此處用過飯,根本不算到過府城。
“清遠兄,至於嗎,不就是一個酒樓而已。”聽對方將遇仙樓形容的跟一朵花那樣,常晉有些好笑的開口道。遇仙樓種種神奇,不過是商家的營銷手段而已。這方世界的人可能覺得很稀奇,不過作為一個後來人,前世自己在地球上見得多了。
“允升,你沒去過,自然不知道。這遇仙樓絕非一般的酒樓,今日你跟著愚兄去見識見識……”
走到近處,常晉才發覺這遇仙樓的確不同凡響。樓高十幾丈,這高度在前世地球上不顯眼,只是周圍那些商鋪大多是二層閣樓。有了高度差,便顯出遇仙樓一枝獨秀,卓爾不群的味道。
進入門內,立刻有店小二迎上來,熱情為他們安排座位。
按照常晉的想法,隨便在遇仙樓大廳內找個地方吃些酒菜得了。前世在地球上幾十上百層的高樓他不知見過多少,所以對遇仙樓登高望遠並不熱衷。
哪知王啟年說什麼也不同意,直言來府城一次不容易,不好好看看。關於遇仙樓上邊幾層的種種規矩他也只是聽說,先前隨父親來過幾次府城,只在樓下吃了一頓飯菜。
如今沒了父親在身邊,王啟年自然大膽起來,說要上樓請常晉吃頓好的,以謝縣試援手之恩。
等上了二樓,王啟年仍然心中不滿,說是要是能上頂樓吃上一頓酒菜,那以後與人談起才有面子。
感情這貨花那麼多銀子吃頓飯,就為了顯擺呀,常晉哭笑不得的說道:“那咱們直接上三樓得了”
“一般人根本上不去,看見他們了嗎,”王啟年略顯遺憾的指著遠處道。
只見通往三樓的木梯處還有兩個僕人把手,顯然是防止閒雜人等偷偷爬上三樓去。
“哦,上三樓吃飯都有什麼講究呀?”常晉隨口問道。
“必須要有酒樓印製的名帖,或者經人介紹才可以。”
“沒有他法?”
“方法倒是有,不過……”王啟年話說一半,眼睛突然發亮:“我怎麼把這個忘了,允升,有你在,我們肯定能上三樓,而且說不定吃飯不要錢。”
沒等常晉明白過來,這貨又開始衝著身旁的店小二大嚷道:“夥計,快把管事叫過來,再拿來筆墨紙硯,我這兄弟要寫詩,寫完我們要上頂樓觀景……”
他的聲音很大,惹來周圍那些書生和商賈紛紛扭頭張望。
“清遠兄,慢著”見眾人齊齊打量著自己,常晉本能覺得不妙,“到底怎麼回事,你還沒給我說清楚呢。”
“看見那些詩文了嗎?”王啟年伸手指著牆壁上裱糊的文人筆墨道:“遇仙樓有規矩,文士如果想上頂樓觀景,可以在此作詩留念。只要得到管事的認可,即可去頂樓喝酒觀景,如果詩詞得到眾人稱讚,還可以免去酒資。憑允升你的本領,上頂樓觀景,免酒資絕對沒有問題。咱們來一趟府城不容易,允升你不留下點墨寶實在對不起自己的才華。”
他曾經看過常晉寫的那句“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光寒十四州”,還有《詠柳》一詩,所以對此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