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下午的功夫,小小領著邢蘇兒將整個院子轉完,總算心情平復下來。

隨即兩個女孩又四處規劃起來,盤算著如何重新佈置院落。小小甚至還打算等開春在院中弄出一塊菜地,這樣一家人吃飯就不用再買菜了,能省下不少銀子。

邢蘇兒倒是對臨街那幾件房屋感興趣,說是可以租賃出去或者自己做個小本生意。

家裡多了幾人,總算有些活躍氣氛。

常晉呆在書房,手捧一冊詩書,耳朵中卻聽著她們談論,覺得挺有意思。

一連幾日,常晉都呆在家中讀書寫文。小小則和邢蘇兒去街上採買東西。期間王啟年來過兩趟,也算是和邢蘇兒認識了。

等家中安頓好,常晉又開始忙碌。他打算年前將治下視察一遍,清理各處的冤鬼邪氣。當然,給妹妹的說辭卻是外出訪友,可能數日不歸。

害怕兩個女孩子在家有意外發生,他特意派遣兩個鬼物替自家看門。

常晉視察的第一站就是衙前鎮,它本是通衢縣治下一個大鎮,按理說供奉的香火念力頗多才對。只是常晉透過敕符感應,發現此地貢獻的香火念力稀薄,細觀地脈中的陰祟邪氣,卻幾乎全無,多為中正平和的靈氣。

這這種怪相讓常晉大惑不解,所以第一站選在這裡,想看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今日恰好是衙前鎮大集,街上相當熱鬧。

日上三竿,常晉仗劍隨人流步入鎮內,一路朝鎮中心走去。他體內含有敕符,站在此地,即使沒有放出神識,也可以清晰感應到有股純正的香火念力沖天而起,在上方虛空中匯聚成霞,久久不散。

不知此地供奉的是何神靈,自己以前倒未聽聞。

等常晉走到近處,才看清楚原來是一處家廟祠堂,上邊“李氏家廟”四字。一座家廟,竟然有如此香火念力。看到這裡,常晉才真正有些驚訝。

家廟一般都是本家族為祖先立的廟宇,裡邊供奉有神位,大多用於本家人崇宗祀祖,或者各房子孫辦理婚、喪、壽、喜等事時,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以作為活動之用,又或者附設學校,供族人子弟在此求學。

雖然大燕王朝嚴厲打擊邪祀淫祭,但家廟卻不在其列。《禮記。王制》有明確的規定:“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祭於寢。”

這些家廟大多隻能吸收自家供奉的香火念力,如果家族維持興盛尚可,一旦家族破敗,家廟無人祭祀,上邊供奉的神靈便會跌下神位,灰飛煙滅,墜入輪迴。

不過也有極少數家廟經過演化,最終得到人道認可,能夠廣納香火,最終成為一方土地或者城隍,更有甚者,還可能成為國廟。

比如前世地球的孔廟,嚴格說就是孔氏的家廟。只是後來由於儒學地位不斷提高,再加上漢高祖親臨曲阜祭孔,孔廟便由家廟開始向國廟過渡。最後更是受到歷代皇帝認可,根基深植人道之中,享受香火兩千年。

這方世界的聖人廟也如此……不過這種演化很艱難,而且是在道法顯聖前形成的。自從道法顯聖後,再沒有哪座家廟能夠廣納香火,被一城一郡百姓祭拜。

眼前這座李氏家廟能夠成長到這種程度,很有些出乎常晉的意料。等他放出神識感應,臉上露出幾分笑意。

難怪,原來這家廟內原本的神靈已經被趕走,變成了屠義方。

先前在土地廟內審理對方時,常晉就發覺他頭頂赤氣沖天,氣運深厚。看著情景,顯然霸佔家廟已經得到了人道認可,否則不會有那麼多人祭拜。

看一位老者面帶笑意從廟中走出,常晉上前攔下行禮道:“老丈好,小生偶爾路過此地,見這裡有座家廟,不知是否靈驗?”

“靈,現在靈得很,沒看這麼多人都進去上香嗎?”老者聽常晉提起這個,立刻興奮的說起來:“去年我家婆娘生病,聽人指點來廟裡上香叩頭祈求,結果半個月時間,婆娘就好了。我原本不信這個,現在也信了。今天上香,就是祈求李老爺保佑我家平平安安的。”

“那以前也很靈嗎?”常晉聽對方如是說,笑了笑,又問道。

“以前……以前倒不怎麼靈,只有李家人上香。後來不知怎地,可能大家的誠心感動了李老爺,才逐漸變得靈驗起來。”

常晉心中瞭然,肯定是屠義方驅趕了李家原本的先祖,佔據了神位後才靈驗的。

“書生,聽我老漢一句,有什麼事情趕緊進去上柱香吧,李老爺真的很靈。”那老漢臨走的時候又叮囑道。

“多謝老丈”常晉拱了拱手,朝祠堂門口走去。心中暗道,哪有高階神靈叩拜低階神靈的道理,如果自己祭拜,怕是屠義方也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