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二人過青山鎮而不入,他們自然不知道,這次離開錯過了什麼。

半個時辰後,通衢縣城已經遠遠在望。

道士又運起神識,只見縣城上方,一波波白氣盪漾在虛空。那白氣中還夾雜著數道粗如手臂的赤光,迴圈流動,生生不息。

良久他才收回目光,嘆了口氣道:“這通衢縣赤氣繚繞,顯然縣令應該有些造化,文治武功做的相當好。”

聞聽此言,那童子立刻開口問道:“師傅,徒弟有些疑問。我們一路走來,轉行千里。我看大燕王朝雖有流民暴亂,但不過疥癬之癢,怎麼師尊會認為大燕王朝即將滅亡呢?”

“呵呵,如果連你都看出來大燕王朝將亡,那還要為師幹什麼。王朝興衰,自有定數,所謂三百年自有王者興,朝代更替,大多三百年就要革一鼎。大燕王朝從立國至今,已經興盛五六百年,這其中有道法顯聖的原因,但也已經算是奇蹟。你看大燕王朝依然繁花似錦,卻不知這種繁華只流於表面,其實近幾十年各地暴亂此起彼伏,只是都被各地道院強行壓制下去。可是總有一天壓制不住,到那時就是王朝覆滅之時。一葉落知天下秋,就像幾個月前洪大功暴亂,短短月餘便席捲全州,最能說明問題。洪大功應該是條偽龍,為王者先驅。等各州各地龍氣浮現,就是天下大亂,爭龍之時。

你師公這麼早派我下山,就是想要掌握各地龍氣變化,以便早作準備。必要時可以行那斬龍之事,將偽龍殺絕,以祝新龍定鼎。”

“那這通衢縣是否就是均州龍氣所在?”童子繼續翹首朝遠處看了看,以期能看出些什麼。

“海兒,為師也不知,你就不要亂看了。”道士苦笑著搖搖頭。

“師傅那麼大本事,怎麼也不知道?你平時提人觀相,一看一個準呀。前段時間師傅在三豐橋擺攤,不是還被百姓稱為‘活神仙’。”道童很驚訝的問道。

這少年原本是孤兒,道士年輕時雲遊天下無意間撞到,發現對方負有天生貴格,所以就收為徒弟。

十幾年相伴,兩人雖是師徒,卻也情同父子,因此說話比較隨意。

童子口中存著懷疑,道士卻也不以為意,只是解釋道:“海兒高估為師了,天地大造化,玄之又玄,即使天仙境界的道人也不能說完全看透,更何況為師。一個人的命格,外界干擾甚少,只要觀其面相氣運就行。這龍氣則不同,它本是由龍脈所生,為一國氣運所在,自身就在不斷演化。龍氣尚未勃發時為潛龍在淵,忽隱忽現,浮浮沉沉,難以測度。一旦得勢,才沖天而起,達於九天之上。為師即使懂得尋巒觀山之術,也很難找到龍脈的確切位置。

更何況找到龍脈所在,能否破除掉龍脈格局也難說。冥冥中有天意,即使是偽龍,龍氣也帶著大造化。如果操作不好,很可能造成龍氣反噬,一身修為也會被破掉。”說到最後,道士長長的嘆了口氣。

這斬龍差事他原本不想接下,可是為了師門,只能盡力而為。至於結果,他自己卻沒有自信。人裡有窮盡,豈可以一人之力改變天下大勢。

“這麼嚴重,那師傅我們趕緊回去吧?”道童聽得驚叫連連。

“胡鬧,你以為這種事情是世俗間做買賣,想做就做,不想做拉到。”道士面上再露苦意。

聽師傅嘆息不已,那道童又開口道:“師傅,那師尊交給的斬龍任務到底該怎麼做?你可以詢問其他道院,看什麼地方存在異常。到時把所有可疑的地方全部破掉,這樣就行了。”

“胡說八道……”道士訓斥一句,又有些溺愛的回答:“哪有這麼簡單,你師尊派我到其他道院轄域行斬龍,本就是秘密行事,提前佈局。如果為師貿然出手,驚動其他道院反倒不好。這事關乎我平成道數百年基業,只能謹慎行事,怎麼能魯莽。”

“師傅,徒兒還有一事想不明白,這龍脈主掌的是世俗間朝代更替,怎麼會對我們道院那麼重要?”道童不理解的事情看來很多,張口又問了一個。

“這些事情你不懂,等你修煉到一定境界才明白,為師現在說出來,卻是害你……”道士搖搖頭,不再言語。

龍氣興衰,從來都關乎道院發展。如果能夠在革鼎之際輔佐真龍登基,人道將會有莫大氣運降下。只是這些秘事和徒弟說還太早,所以他才閉口不言。

到達渡口,棄船登岸,兩人一前一後朝通衢縣城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