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一聲巨大的響動,廟門被刺出個大洞。

“找死!”怒吼聲中,廟宇內滾滾黑氣冒出,隨即兩個手持鋼叉的小鬼竄跳出來。

它們是邪靈的手下,實力不值得一提,常晉手中寶劍接連揮動,已經將兩個小鬼斬得魂飛魄散。

接著他寶劍再動,將那名為青姑的鬼物洞穿。

那鬼物捱了常晉一寶劍,卻並沒有像想象中的那樣魂飛魄散,只是身體微微一搖晃,重新凝聚起來。

顯然在神域內,它的恢復力也提高了數倍。

只見她張口又是一噴,頓時形成幾丈方圓的黑霧,將常晉籠罩在其中。下一刻她的軀體化作一條細線瘋狂移動,像飛蜈蚣那般朝常晉直射而來。

有體內神筆加持,常晉根本不為之所動,仗劍而立,手中持著的劍柄閃爍起赤色光華,隨即噴射而出,將那團黑霧斬成兩節。

“啊……”黑霧中傳來一聲驚叫,再凝聚成人身時,半條手臂已經消失不見。

見常晉踏步上前,她立刻驚恐起來:“公子饒命,小的可認公子為主,奉上香火念力……”

“免了,像你這種邪祟之物,我怕真收了香火念力,也會遭到神道反噬。”

見對方不肯,那鬼物急忙想要逃走。

“哪裡逃,”常晉手中寶劍猛然擲出,拖著赤光穿過十幾丈遠的距離,直直插入對方後心。

對方連慘叫聲都來不及發出,就完全消散掉。

其實她即使逃走也無所謂,只要毀掉這座廟宇和青姑神像,對方墜下神位就會變成孤魂野鬼,一身修為要散去大半,必然遭到神道反噬。

只是他不願那麼麻煩,所以一劍殺掉對方了事。就在那邪靈喪命的同時,只聽到青姑廟神臺上的泥塑噗的一聲從中間裂開,隨即嘩啦啦墜落在地。與此同時,呆在偏殿的神婆突然七竅流血,渾身抽搐不停,血肉就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枯萎下去,片刻就化成了一堆朽骨。

這就是神道的懲罰,神婆作為青姑廟的廟祝,自身氣運早和那邪靈相連,所以才會身死道滅。

在常晉擊殺掉那惡鬼邪靈時,通衢縣城土地廟內傳來一聲低吼:“可惡,什麼人壞我好事!鬼僕,你馬上去青姑廟檢視,到底是誰這麼大膽子!”

“是”隨著一聲沙啞的應答,一團黑霧從泥塑中冒出,隨即顯形變成個青面獠牙的鬼僕,七竅之中閃著幽光,手中還拿著把鋼叉,整個模樣看上去倒有幾分凜冽姿態。

那鬼僕出了土地廟,身子又是一晃,再次化作黑霧,騰空而起。

不過在縣城中飛行之時,他特意避開一些民居,尤其是看到縣衙方向,更是遠遠地躲開。

返回王家村後,常晉把鬼物已經誅殺的訊息告訴守候的眾人,整個院子內頓時歡呼起來。

“多謝賢侄,多謝賢侄”聞聽謀害兒子的鬼物被除掉,王員外也是興奮不已,非要留常晉在莊子內住下。

常晉本打算拒絕,後來想到還有事情要叮囑,所以推辭一番就留了下來。

等下人退去,常晉才正色道:“伯父,小侄能夠除妖一事,還望伯父讓下人不要外傳。”

“這是為什麼,允升有這種本領是好事呀。”王員外不解的反問。

常晉苦笑道:“小侄是讀書人,志在功名,道法種種與儒學不合,我怕事情傳出去,恐為人不喜。”

“好,好,我這就吩咐下人不得多嘴。”聽他一說,王員外急忙返身出門。

卻說等土地派下的鬼僕趕到青姑廟時,戰鬥早已經結束。它在廟宇四周巡視一遍,將目光投向王家村方向。

鬼物對陰氣非常敏感,它已經感應出青姑的氣息最初是從那個方向逃來的,然後被斬殺在廟宇當中。

這鬼僕一時有些猶豫,青姑再不濟,也是享受香火的神靈。對方能在神域內將之斬殺,顯然境界在他之上。自己貿然跟上去,很可能會被對方隨手滅掉。

他很想就此返回土地廟,不過想起主人的種種手段,只能硬著頭皮追上去。

到達王家村後,他戰戰兢兢進入村內,正看到王家人歡天喜地的議論剛剛的情境。片刻,鬼僕已經從王家下人議論中得知事情經過。

原來是一個書生上門除邪!

知道對方仍在王宅,鬼僕怕被發現,也不敢靠近,得到這個訊息後立刻返身離開。半個時辰後,重新出現在土地廟中。

土地廟下方同樣也有一座廟宇,規格和土地廟完全相同。唯一有區別的就是廟中少了幾個泥胎。

不過這裡確實真正的土地神所在,一個長相狡黠,手拿摺扇的人兒端坐在石臺上。見鬼僕回來,立刻開口問道:“你可打探清楚,到底是什麼人殺了邪靈?”

神靈信仰,必須誠心祭拜才行,否則神靈就無法獲得香火念力。通衢縣地方偏僻,最近幾年根本沒有出過戰亂瘟疫,百姓安居樂業,因此敬神之心日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