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才知道,那是陳子寒存了好久的零花錢。

一起打籃球,一起爬樹掏鳥窩,一起上房揭瓦,一起翻到可惡的鄰居家裡,把他們院子角落裡的一堆鐵絲拿到廢品站賣了,買蛋糕吃。

然後被兩家父母混合雙雙打。

暴雨天一起撐著一把小傘,大夏天一起游泳,一起喝珍珠奶茶把珍珠吸在吸管裡對噴,跑4×100米接力靠著最後兩棒力挽狂瀾,榮獲第一。

泡著兩碗香噴噴的來一桶,一個摔跤撒了一桶,然後剩下一桶一人一半。

......

方然隨便一想,全是童年。

後來,自己搬到了QS縣上初中。

一開始每個星期五放學就鬧著要回去。

一年,兩年,都是如此。

到了初三,學習緊張就沒再回去了。

然後到現在。

一切似乎都那麼美好,作為發小而言,這段珍貴的友誼是一輩子的。

然而方然想到前世。

長大以後,他送著外賣寫著小說的時候。

有一天,陳子寒突然在微信上找他借錢。

一次,借了。

兩次,借了。

三次,借了。

然後就沒有然後呢。

現在,方然看著眼前的兒時夥伴,他怎麼也不會想到他會變成那樣一個人。

通俗一點的說就是二流子。

但仔細一想,方然又想明白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年少時不是隻有讀書一條路,但是整天和一群不思進取的人在一起,還能變成什麼樣子呢?

方然向著陳子寒走了兩步,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說道:“你還記得六年級時我們看灌籃高手的時候說過什麼嗎?”

“什麼?”這跨度有點大,陳子寒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無兄弟,不籃球!”方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