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家裡的桑種發芽移栽到竹筒裡的時候,林清荷家的新房也終於建好了。

魏敬義在前面帶路,林靜和林清荷跟在後面。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圈兒一米高的柵欄,將一個院圍了起來。

院子中間是一塊空地,用水泥打霖坪,四個角落,留出花圃的位置,只是現在裡面還沒有栽樹,也沒有栽花。

按照林清荷的構想,這四個角落會栽種下一株臘梅,一株桂花,一株黃角蘭,和一株廣玉蘭。

到時候一年四季都會有花香縈繞鼻尖。

林清荷問:“魏四爺爺,咱們梧桐山裡有沒有臘梅、桂花、黃角蘭啊?”

“梧桐山裡什麼樹沒有啊?你想挖回來栽啊?”

“嗯,魏四爺爺記得在哪裡有嗎?”

“這平常還真沒注意這個。桂花好像在梧桐山西面有,黃角蘭我記得半山腰處有一株,臘梅沒什麼印象。”

林清荷記在心裡,準備這兩就去山裡轉轉,拔幾株回來栽。

院子四周的抄手遊廊也已經修建好,只有玻璃還沒有裝好,這種大塊的玻璃,以現在的技術還無法達到,只能留待以後再安裝了。

魏敬義指著這個抄手遊廊,:“整個院子,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個設計,雨也能有個休閒的去處,不像以前,一下雨就只能關在房間裡了。”

林清荷點點頭,這也是她最喜歡的。

從堂屋正門推門而入,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套木質的沙發,中間配著一個茶几。

魏敬義:“這個沙發好是好,就是冬坐著有些涼。”

林清荷:“這沒啥,怕涼的話,到時候做幾個沙發墊子放在上面就行了。如果想要簡單點的話,用棉絮按照沙發的尺寸,打一床杯子鋪在上面也不錯,再丟幾個枕頭放後面墊著背。”

“哎呀,這法子好!這法子好!”

魏敬義把這一點記了下來,以後給人介紹的時候可以拿來做辭。

林靜也:“家裡還剩了一點錢,我明兒就去彈兩床棉絮,做幾件被套。”

有了之前林清荷賣麝香得的一千多塊錢,還錢的壓力大減,既然搬新房,以前的棉絮也都不好了,乾脆彈點新的。

舊的她將就用,彈兩床新的給女兒和客人用。

聽女兒,安和明寒假都要過來呢,總不好讓他們蓋舊棉絮。

沙發背後就是一個博古架,上面空蕩蕩的,還沒有裝飾,透過架子的縫隙,可以看到另外一邊是一間餐廳。

長方形的大桌子,比普通的八仙桌要大一倍,四周配著的不是長條凳,而是帶著靠背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