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種?這玩意兒靠譜嗎?”許正榮問。

這幾年,衙門也推廣過一些所謂的良種,但有的還可以,有的卻是不行,對於事關一家子生計的糧食,大家還是很謹慎的,不像以前那樣道聽途說,別人說好,就一窩蜂的去種了。

林靜說:“晉家的農場,荷花兒去看過的,也帶了些他們農場出產的糧食蔬菜回來,我嘗過,味道的確很不錯。”

林茂德想了想,說:“晉家,我還是信得過的,晉老爺子這麼大的官兒,難道還哄咱們這點種子錢?明年我要三成的種子吧,先試試水。”

許正榮鄙視的看了他一眼,聽他前面兩句話說得那麼鐵,還以為他全部都要換成晉家的糧種呢,沒想到也只是要了三成。

他說:“那我也要三成。”

三成,即便出了問題,也還在承受的範圍。

他想著,他們照顧晉家的生意,身為晉家的親家,周鄉正不得給他們一些政策傾斜啊?

是的,周建明現在已經升任鄉正了,鳳鳴鄉的一把手,手裡的話語權更大了。

林茂德說:“等過兩天村裡開大會的時候,我在會上跟大家提一提,願意要的,就把數量報上來,到時候統一統計了,再把數量告訴你。”

林靜說:“除了種子之外,還有一些相對應的改善田地質量的工程,這個就看大家需不需要了。不過我建議大家都選一下。”

“如果只有單純的種子的話,畝產大約能增加兩成,如果用上其他輔助的技術的話,畝產能增加三成多,而且口感也會更好。”

經過林清荷幾年的培育,在不使用化肥和農藥的情況下,糧食、蔬菜的畝產都能夠比普通的種子使用化肥和農藥之後的畝產提升兩成,如果再搭配上聚元符,畝產能提升三成多。

最重要的是,口感的增幅很大!

林靜說:“對於選擇了配套設施種植出來的糧食和蔬菜,仙藥集團可以統一收購,收購價比市場零售價價上浮兩成。”16

林茂德和許正榮異口同聲的說:“你說的是真的?”

別小看這上浮的兩成!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寫到: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資本就敢於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可見,兩成的利潤,已經不少了,都可以當做一門正經的生意來做了。

尤其這是在零售價的基礎上上浮的兩成,這可是很不得了的!

要知道,蔬菜的收購價其實是很低的,有的時候,田地裡的菜出來得太快,在集中上市的時候,賣不掉的話,拿去賣給菜販子,只能賣大概三成的價格。

如果按照賣給菜販子的價格來對比零售價上浮兩成,那這中間的利潤就太大了。

而且種多少晉家都收購的話,這完全就是躺著都能賺錢了!

林靜說:“如果不是有晉家的這一個承諾,我也不會來遊說了。我覺得,這是我們上河村發家致富的一個機會。”

林靜自己算過一筆賬,上河村的村民每人都有一畝水田,三分地,五分柴山,兩畝林地。

水田全部種大米的話,畝產能有個400公斤左右,米價大概是兩毛錢一斤,上漲兩成,就是兩毛四,一年下來差不多兩百塊。

三分地,蔬菜畝產高,平均大約能有個2000公斤,三分地,就是700公斤,蔬菜均價算三毛吧,上漲兩成,就是三毛六,一年下來,差不多五百塊。

柴山也完全可以像她家這樣,種桑養蠶,既能收穫蠶絲,也能賣桑葚,五分柴山,一年下來,也能收入千把塊錢。

再養點雞鴨鵝啥的,一個人一年下來土地上的收入就能達到兩千塊錢!

以一家三口來說,一年下來,就是六千塊!

六千塊,對於九十年代初期的人來說,別說農村了,就是在城市裡,六千的家庭年收入,也幾乎可以算得上是中產階級了。

要知道,這時候的職工工資,也就在四五十塊錢,一年下來,還不到一千塊錢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