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她是感覺不出來氣溫有什麼變化。

這點溫度,她身體會自動進行調整到最舒服的溫度上面。

也是看到了周茂勳的爹,在忙碌一早上過後。

坐在門口大口喘息,她才拿了出來。

周茂勳倒是讓老兩口別上工了。

可是老兩口不樂意。

農村裡面的人,這年代也就是流傳著一句老話。

什麼時候兩腿一蹬,不能動彈了,閉上眼睛了,那個時候才真正到了享福的時候。

而且他們老兩口年紀也不是很大。

這要是不上工的話,村子裡面也會說閒話。

別說這年月的農村老人,就是現代農村裡面那些七八十的農村老人。

還不是依舊在田地裡面忙活著。

沒有任何的收入來源,只想要忙點是一點。

起碼也能夠給子女減少一點壓力。

先從靠河這邊的田地開始收割。

收割完過後,立馬就有人開始牽著牛,將這裡水田給翻耕出來。

連夜就開始安排一些人,將秧苗給插下去。

晚上的氣溫有些低,水不多,也是希望這些秧苗能夠早點成活。

因為這年月的耕牛,對於每個公社來說都是嚴重不足。

所以一些人搶著收割,搶著捆稻把。

將稻穀挑到打穀場。

打穀場基本上都交給一群女人們。

踩著腳踏板的打穀機,將稻穗上面的稻子給打下來。

腳動的打穀機,也就是安裝了一個皮袋子,一隻腳上下踩踏著,將打穀機打穀的輪子轉動起來。

顧杉月試了一下,若是常人來踩的話。

這踩上一天的時間,也是非常吃力的一件事情。

另外一些人,就開始進行將收割的田地,開始進行翻耕起來。

牛雖說是動物,但是耕地這樣的體力活。

它也知道累。

而且如今這年月,牛對於農家來說,比人都要重要。

它可是農村最重要的主要勞動力,而且還是沒有辦法進行替代的。

所以公社水牛黃牛不足的情況,壯勞力們就拿著釘耙,在田地裡面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