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走這些底片後,樓上的暗房裡頓時空出來一大截。

朱曉華心裡也輕鬆了一大截。

他徑直去了辦公室裡間的暗房。

操作員還是上次那幾人。為首的人看到朱曉華後,立馬換了一副態度:“朱老闆,歡迎歡迎。姚總已經跟我們打過招呼了。說你的膠捲優先沖洗。”

朱曉華點頭,“那就多謝了。”

這些人都是基層工作人員,朱曉華也沒打算追究這人上次拒絕替自己洗照片的事。

工作人員接過膠捲後,把一卷卷膠帶按順序擺放好,直摞了整整半面牆,甚是壯觀。

操作員驚歎起來:“一次洗這麼多照片,看來海鷗照相館的生意不是一般的好啊。”

朱曉華點頭:“這些都是證件照,沖洗成一寸免冠照片,每人八張。”

照片尺寸較小,八張一寸照片,加起來約只有半張相紙大小。價格也只有原來的一半。

這些照片,均使用洛城一號相紙,價格每人次八毛。

三千多張底片,朱曉華付了整整兩千五百塊錢。

朱曉華問:“多久可以洗出這些照片?”

操作員答:“我們五人輪班倒,大概需要四到六天。”

朱曉華估算了一下,按這樣的時間換算,景區暗房的產量大概是一天五百到七百五十張底片。遠比自己暗房的產量高出許多。

最主要的,自己和唐一民、小丁等人解放出了雙手,可以騰出時間幹別的事。

操作員答完轉身便要去操作間。

朱曉華忽然想到一件事,緊急叫住了他。

朱曉華說:“你們的定影粉比例有沒有嘗試過重新調整一下?”

操作員迷惑:“為什麼要調定影粉的比例,我們一直以來都用的這個比例。”

朱曉華記得那夜自己通宵實驗定影粉比例的事。

他找來紙張,把一個資料寫在紙上。

這個資料正是上次自己熬了一個通宵,反覆實驗出來的比例。這個比例跟洛城一號相紙是絕配,沖洗出來的照片比原來舊相紙沖洗出來的效果好上很多,人物更逼真、色彩更鮮豔。

操作員接過紙,瞧著上面的數字,1:1.53,半信半疑,說:“這個需要實驗一下。”

他們通常的調配比例遠低於這一數值,更沒有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

暗房雖然已經更換過相紙,但是定影粉的配比還是按照原來舊相紙的比例在使用。

操作員雖然對這個資料有懷疑,但是對朱曉華的話卻沒有懷疑。

朱曉華說:“這個比例與新近使用的洛城一號相紙融合得更好,顯影效果更佳。”

專業直覺告訴他,這種情況是很可能存在的。

他要朱曉華等一下。

轉身把這個資料拿給裡間的同事,要他們按照這個比例重新調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