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鏡片難找(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些鏡片,有些是學生、圖書館用的放大鏡,有些是眼鏡上用的凹面鏡。
當金大民問老闆有沒有直徑十厘米的鏡片時,老闆好奇地瞪大眼睛,問:“這麼大的鏡片幹什麼用?”
他想象不出哪裡會有人的眼睛這麼大。
金大民把兩張樣紙交給朱曉華,並把當時詢問的經過告訴了他。
朱曉華瞧了瞧紙上的鏡片,失望地搖了搖頭。果然不出所料,這種鏡片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的。朱曉華說:“連老闆都想象不到這麼大鏡片是幹什麼用的,那自然不會有生產。”
金大民拍著胸脯說:“老闆跟我保證了,如果想要,他可以想辦法生產,很快就能製造出來。”
在場的眾人聽後均露出微笑,瞬間鬆了口氣。
金大民也覺得鏡片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找。
按照對方承諾的,最多五天就可以製作完成。
朱曉華再次搖了搖頭:“不成,即使能生產出來,我們也不敢用。”
光學鏡頭不比別的,它可是高精尖的精密儀器。這種臨時生產的廠家,顯然沒有任何技術儲備,根本無法保證質量。
別的地方可以將就,拍即得相機的鏡頭卻是無論如何不能將就的。
一將就,可能整個相機都成了擺設,都成了報廢品。
眾人聽朱曉華如此說,頓時豁然開朗。看來這個龐然大物果然是龐然大物,連鏡頭的要求都遠高於平常。
次日,派往兩百公里外的金氏二兄弟金大貴也回來了。
他揹著挎包進院,剛進院便從挎包裡掏出一個黃紙包裹的鏡頭,沉甸甸的,像石頭一般重。
看到這鏡頭有兩個巴掌大小,朱曉華心裡篤定,似乎看到了希望。
這些學生接過鏡頭,站上腳手架,揭掉黃紙,把透明玻璃般的鏡頭安裝到風箱鏡頭前。兩者尺寸剛剛好,鏡片放入空空的鏡頭前,頓時嚴絲合縫。
金大貴又掏出另外一塊鏡片,學生們把它從風箱內部裝入。
不多時,一名學生從風箱裡出來,高興地說:“裝好了,果然大小合適。”
眾人頓時興奮起來,“這下可算找對了,不會有錯。”
有幾人已經興奮難耐,都想看看鏡頭後到底有什麼。
負責製作升降杆的那名學生恰好就在鏡頭後,他搖起升降杆,對準對面的二樓宿舍和暗房,率先湊到鏡頭看了看。
可惜,那裡什麼也沒有,只有白茫茫的一片亮光。
其他幾人輪番湊過去瞧了瞧,也是同樣的情景,根本看不到景物。
“鏡頭對準了小丁和唐一民的宿舍,按理說,應該能看到宿舍裡的情況才對,可是為什麼只有白茫茫的一片?”
金大民站在鏡頭後自言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