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供不應求(第2/2頁)
章節報錯
通常,工人們在製作完一窯磚坯之後,會休息幾天。因為多製作的磚坯通常沒地方堆放,還影響到燒磚場地的使用。
朱曉華決定新開闢一塊場地,用於堆放新制作的磚坯。
他指著磚窯東側八百米遠的兩棵核桃樹,說:“我看那邊荒草成堆,堆放磚坯再合適不過。”
劉大強說:“那核桃樹下有一條人工溝渠。一來,那裡地面潮溼,又在樹蔭下,磚坯不容易晾乾。二來,那裡距磚窯較遠,燒磚的時候需要來回搬運磚坯,比較費時費力。所以,通常我們都不會選擇那裡。不過,如果你非要選那裡的話,也不是不可。”
朱曉華環顧四周,也只有那裡夠寬敞,能擺下一面又一面的磚牆。
他帶領幾名犯人去核桃樹下清除掉成片的雜草,又聽從劉大強的建議,在潮溼的地面鋪上油布,架上木頭,讓磚坯離地擺放,如此以來,便隔絕了地面的潮氣。
等幹完這一切,劉大強也滿意地點了點頭,說:“如此以來,你倒是替我這磚窯開闢了一塊新場地。這邊雖然幹得慢點,但是如果碰到陰雨連綿的小雨天氣,樹蔭倒成了擋雨的好地方。”
經過這幾日的相處,他對眼前這個二十出頭的朱曉華越發覺得滿意。
只覺這小夥子,長著二十歲的面孔,卻有著四五十歲人的老成。而且思維開闊,不拘一格,跟他之前接觸過的那些人都很不一樣。
可具體哪裡不一樣,他卻也說不上來,只能給出結論,那是一種感覺。
兩日之後,磚窯開火,兩千塊磚坯全被運進窯裡。來買磚的人已經開著拖拉機,拉著手推車在磚窯邊等候。
這個年代,恰好是房子升級,紅磚房盛行的時候,而放眼整個洛城,真正能用來燒磚的地方,大多都在郊區,或者像洛水村這樣的城鄉結合部。
加之劉大強常年燒磚,經驗豐富,質量有保證,口碑不錯,所以很多人聽說磚窯開火了,都第一時間趕過來。
連附近村裡的小孩子也跑到磚窯來看熱鬧。
他們在窯口蹦跳打鬧,又是滾鐵環,又是鬥雞,又是跳皮筋,彷彿在趕集。
有個男孩的鐵環滾進窯火裡,瞬間被燒得紅通通,哭著鬧著要拿出來。
朱曉華既擔心這些熊孩子掉進窯火裡,又害怕他們被窯外的高溫燙到,還得處理這小男孩的無理要求,搞得他不勝其煩。
最後乾脆把這些熊孩子統統趕到磚窯百米之外的地方去玩耍。
“兄弟,你這兩千塊磚,我預定了。”
一個穿著白汗衫,看上去三十多歲的禿頂男子把十張大團結塞到朱曉華的手裡。
十張大團結,一百塊錢。
這個年代,還沒有面額五十、一百的鈔票,面額十元的大團結就是單張鈔票的最高金額。
朱曉華還沒接穩,旁邊衝上來一個戴著草帽的小老頭,約五六十歲的年紀。
瞬間把厚厚一撂錢塞到朱曉華的手裡,說:“我大兒子的新婚房子,才蓋了兩間,磚沒了,還剩下兩間只砌了半截牆,就等磚急用。這是兩百四十塊錢,我先給錢,等磚出窯,我直接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