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客戶驟減(第1/2頁)
章節報錯
他當即拿出草圖,重新修改一下,原來紅色的牡丹晚禮服變成了層層疊疊、千層葉式的長裙。
朱曉華把這兩張草圖交給裁縫,說:“我需要重新做兩件藝術服裝。要更現代、更時尚的這種。”
裁縫接過草圖看了看,拿出鉛筆,在上面重新修改了兩處,一處在肩膀,一處在胸口,問:“這樣稍微修改一下,會不會更好?”
朱曉華感覺區別不大,不過他相信裁縫的直覺,便隨他,說:“可以先做出來看看效果。”
裁縫問了衣服的布料、材質、尺寸後,說:“這兩件衣服,大概需要九十塊錢。”
他又從身後的貨架上抽出一件衣服,交給朱曉華說:“這是上次那件戲服。這兩天我重新縫補了一下。”
朱曉華接過這件曲藝團的長裙戲服,衣服縫合的很完美,從遠處看,根本看不出修補的痕跡。不過這件衣服整體已經破舊,即使縫補完好,也看上去暗淡無光。
朱曉華說:“可惜,現在已經用不上。我把你上次縫製的那件衣服賠給了曲藝團。”
朱曉華把曲藝團當日來照相館要衣服,最後把那件拍藝術照的白素貞長裙賠給對方的事說了。
裁縫也一陣遺憾,說:“沒想到,讓我耽誤了你的生意。”
裁縫收起這件戲服,又說:“既然這樣,這兩件衣服,我只收四十塊吧。其餘算我的。”
朱曉華沒有推讓,當即掏出四十塊錢給裁縫,說:“那就有勞了。”
兩日後,衣服做好。
朱曉華的藝術照業務再次起步。
男的是時髦的西裝禮服。
女的是紅色千葉長裙。
穿上這兩件藝術服裝後,男的看上去彬彬有禮,女的看上去風姿綽約。
拍照的遊客很快聞訊趕來,幾日後業務恢復如常。每天拍照的人加起來約一百多人。人數跟以前不相上下。
朱曉華此時才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他感嘆道:“原來這些拍藝術照的人,跟穿什麼衣服無關啊。人們只是想拍照而已。”
無論穿復古的白素貞長裙、鎧甲將軍服,還是時髦的現代晚禮服,拍照人數都差不多。
這個年代,照相館太少,而有拍照需求的人太多,所以人們並不介意藝術照拍得好看,或者不好看。人們只希望能有張藝術照。
這個時候,人們要解決的是從無到有的問題,而不是有了之後,“好”與“不好”的問題。
朱曉華感嘆:“原來這就是所謂的黃金時代啊!”
需求遍地,顧客還不挑剔。
所謂遍地撿錢的年代,不正是這樣的嗎?
這日,朱曉華正在店裡擺弄禮服,有遊客上門:“老闆拍藝術照是這裡嗎?”
朱曉華答:“是這裡。”
遊客高興地進門,身後還跟了二十多人,有男有女。
遊客說:“我們是外地的。聽說石窟景區附近有個能拍藝術照的地方,便專程趕過來。我們二十四人,都要拍一張《盜仙草》的藝術照,要仙氣飄飄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