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卷底片是他在鄭城人民大禮堂給那些演員們拍攝的。

操作員看到這麼多需要衝印的膠片,好奇地問:“最近缺膠捲,基本都沒有人沖印照片了,你的膠捲哪裡來的?”

朱曉華:“我最近買了一批膠捲,剛剛到貨。如果你們需要膠捲,可以來海鷗照相館找我。”

操作員數了數,總共十八張膠片。

操作員拿出兩張白色相紙,遞給朱曉華,問:“現在這裡有兩種相紙,一種是老式的普通相紙,沖印成本一塊錢。一種是新式的洛城一號相紙,沖印成本一塊五。你要哪種?”

老式的普通相紙儲存時間不長,時間一久,照片就容易掉色,出現各種裂紋。

操作員拿出一張已經看不清人臉的照片,指著一道道紋路,說:“老舊相紙在三五年過後,就會龜裂開來,變成這樣。”

新式的洛城一號相紙由於是新推出的,號稱能儲存幾十年不褪色,但是誰也無法保證,在過幾年後不會出現別的問題。比如照片變紅,變黃,或者人物影象出現黴斑。

朱曉華作為三十年後的人,當然知道洛城一號相紙只是一種過渡性質的相紙。在三十年後,早都沒人聽說過這種相紙,更無人再使用這種相紙。

不過,他相信邵教授的話。

他相信邵教授當時告訴自己的不會有錯。洛城一號相紙絕對是這個年代的一大創舉。

朱曉華說:“就用洛城一號相紙吧。”

他從兜裡掏出二十二塊五毛錢交給女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拿出手中的紙和筆一一做上登記。

朱曉華此時才搞明白,原來她剛才出來時帶著紙和筆是來這裡收錢用的。

這女工作人員收完錢,跟操作員交代兩句就算下班了。

朱曉華決定先留在這裡,看看沖印出來的效果。他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當時拍攝的照片,沖印出來效果如何。

操作員把膠片放置在一臺機器架上,下方並沒有放相紙,而是放一張兩三厘米寬的測試紙條。

他把紙條分成六等份,開啟機器,一點一點曝光。

先是擋住其餘五等份紙條,曝光第一份紙條,等待三秒。接著曝光第二份紙條,第三份紙條。

他每曝光一份紙條,便把曝光的時間加長。

等到曝光第六等份紙條時,時間達到了十八秒。

最終這張紙條完成曝光測試。

他把紙條拿到紅光燈下,對著光線觀察起來。

測試紙上的六張相同照片依次由白到黑,顏色由輕到重。操作員指著顏色最黑的第六張照片,說:“這張便是曝光過度的照片。第一張較白的紙張,則是曝光不足,畫面上的人影比較淡。”

他又指著中間兩張影象較清晰的照片,問:“你覺得這兩張怎麼樣?”

這張照片正是白素貞女演員出場不久後的一張照片,她的手裡拿著靈芝,身後雲霧繚繞,仙氣飄飄。

中間兩張相同照片清晰度正好,既不顯得太淡,也不顯得太濃。

朱曉華點頭:“中間兩張曝光度正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