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原來個人也可以辦理營業執照。看來,我也要去辦一個。”

還有人說:“個體戶的營業執照原來還有這麼多好處。看來時代真的不一樣了。”

這些人邊研究著營業執照,邊跟朱曉燕、朱曉明攀談起來,得知這裡專門給人拍照後,均是羨慕不已。

拍照是這年代最時髦的潮流之一,能經營得起照相館的,除過具備一定的財力這外,還要有一定的眼界和氣魄。

大家均想,怪不得這小夥子敢跟景區領導叫板,原來他早已經是心中有數了啊。

這些人又在照相館逗留了一兩個小時,才各自散去。

他們散去時,石窟景區有個海鷗照相館,照相館拿到個體戶營業執照,還獲得景區周邊經營權的訊息不脛而走。

一時間,人們都知道了,照相館,個體工商戶,景區合規經營等幾樣新鮮事物。

連景區附近的工商局,諮詢、辦理個體戶營業執照的人也一下子多了起來。

次日大清早,朱曉華剛開門,便聽見照相館外傳來熙熙攘攘的吵鬧聲。

他迎了出去,便見到二十人左右的團隊,團隊裡的人員有老有少,老的五六十歲,滿頭銀髮,少的十幾歲,一臉懵懂。

為首的一個老太太問:“這裡是海鷗照相館吧?朋友介紹我們過來的,她說跟你打過招呼。”

朱曉華一愣,自己的照相館開張沒幾天,不太可能有人跟自己打招呼啊。

思來想去,最後想到那天和弟弟、妹妹三人蹲在照相館門口吃飯時,有人詢問照相館的名字,並且初步提出了“海鷗”這個名字時的情景。

朱曉華問:“你哪位朋友?”

滿頭銀髮的老太太說:“邵太太,你該不會不認識她吧?”

果然是她。

朱曉華微笑著說:“認識,我還喝過她的拿鐵咖啡呢。不過,她現在不是已經離開洛城了嗎?”

老太太說:“她本來已經要離開了,可是聽說我們要來洛城,加之邵先生在洛城影像廠又有新的任務,所以就留下來了。她還在洛城。”

朱曉華回想著那天看到的背景,說:“原來那天吃飯時碰到的果然是她啊。”

老太太接著說:“我們組團來洛城旅行,正好缺個嚮導和照相的。所以過來找你,看你有沒有時間。”

朱曉華一笑:“邵太太介紹過來的。即使沒時間,我也能擠出時間。”

老太太點點頭:“那就謝謝你了,小夥子。我們這一行二十人,凡是需要拍照的,你只管按照他們的要求拍,每人可以拍五張,上限不超過一百張,等最後我們統一結賬。你看怎麼樣?”

朱曉華一笑,心想,邵太太這是在給我送大單啊。

朱曉華說:“沒有問題。等我準備準備。”

他去拿出相機和膠捲,囑咐妹妹朱曉燕、弟弟朱曉明照看店鋪,而後跟著這一行二十人出門而去。

照相館裡的膠捲只剩兩盒,每盒膠捲可以拍二十四張,他還需要準備三盒。

一行人穿過馬路,來到景區廣場。

此時天色尚早,遊人還不是很多。售票處、沖洗照片的視窗均是剛剛開張。

廣場前,戴著紅袖章的工作人員點三陸,正在嶄新的本田摩托車旁招呼遊客。

他見到朱曉華後,本能地羞紅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