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華說:“相紙的生產過程,看著沒有什麼問題。你們老闆在嗎,我想跟你們老闆談一談。照相館開張後,五百張只是起步,等我的照相館業務量擴大之後,還可能需要得更多。”

朱曉華聯想到楊氏餃子館特殊的需求,立馬又加了一句:“而且還需要定製的,十二寸相紙。”

十二寸相紙用的人比較少,通常給遊客拍照需要的只是六寸相紙。因而普通的工廠基本也不會特意生產十二寸的相紙。

紅山造紙廠生產的紙張也多是六寸大小的相紙。

朱曉華的這個特殊定製需求合情合理。

武直有點為難了,他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說:“這個工廠,我說的算。我們老闆就不用見了吧。我就是老闆。冒昧問一句,您這十二寸的相紙,大概都是用在什麼地方?”

顯然武直對朱曉華的這種特殊需求很感興趣,或者說,感興趣中間多少也有點懷疑。

朱曉華對武直是老闆的話,同樣半信半疑。

不過,在這裡沒有親眼見到弟弟朱曉明,他也不便戳穿對方。他還需藉助對方,儘快探明弟弟朱曉明的下落。

朱曉華說:“十二寸相紙,主要用於客戶的門店宣傳。我曾有一個客戶,楊氏餃子館的楊忠福,特意要求我製作十二寸的照片,而後掛在自己的店鋪裡宣傳。”

頓了頓,朱曉華接著說:“既然你是老闆,那就好說了。屆時我們的合作一定會很順暢。”

朱曉華邊應承著,邊飛速盤算著,該如何讓他說出弟弟的下落。

武直諂媚地笑著,說:“好說,好說。對了,那一百張相紙,剩下一半的錢,是不是該付給我了?”

朱曉華說:“這個你不用擔心。不過在給錢之前,我還有件事需要確認一下。”

武直見朱曉華答應付錢,頓時眉開眼笑起來。

朱曉華說:“為了保證你們不會突然斷貨,不會突然停止生產相紙,我能不能見見你們所有的生產人員。你知道,雙方合作的話,必須要保證生產穩定,相紙供應的穩定。否則,我也不放心把這麼大筆生意交給你們。”

五百張相紙,約合三百塊錢,抵得上紅山紙廠裡工人們一年半的工資收入。

武直微微一笑:“這個當然沒問題。”

他隨即拍了拍手,招呼工人們都停下手上的工作,到廠房中央的空地上集合。

不多時,十六名工人們整齊地聚集在廠房內的空地上。

朱曉華視掃視了一圈,其中五名小孩,十一名婦女和老人。

整個工廠裡,除過武直,基本沒有十八歲至五十歲之間的青壯年。

朱曉華問:“就只有這些工人嗎?”

人群裡有忽然有個小孩說:“還有朱曉明、朱曉燕,他們兩人今天被送走了。”

武直狠狠地瞪了那小孩一眼,說:“就你多嘴!”

聽到“朱曉明、朱曉燕”時,朱曉華的心砰砰直跳,這次所有的一切都證實了,自己弟弟、妹妹曾經在這個工廠裡幹活,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只是,目前他們卻不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