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特殊待遇(1)(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曉華又詢問了膠捲的價格,以及租相機的價錢。
工作人員介紹說:“一盒樂凱膠捲二十八。租相機,一天五十塊錢,需要另交八百塊押金。”
朱曉華一愣,心想,怪不得拍照的人那麼多,卻沒人關注到這個租相機的視窗了。
這樂凱膠捲比自己在潞城買的整整貴了十塊錢。租相機也貴得離譜,光是押金就需要八百塊,如果租客有八百塊錢的押金,早都自己買一臺相機了。
不知道這裡的工作人員腦袋裡是怎麼想的。
不過,這個年代,國營的單位,很多都是這種情況。經營者高高在上,根本不在乎你遊客用不用。
你不用,反正總會有人要用。
朱曉華拿著收據,回到景區門口等待遊人上前拍照。
下午他又接拍了五張照片,賺了一百塊錢。
朱曉華舉著錢,喜不自禁地想,今天一天賺了三百,哇塞,照這個速度,再努努力,自己一個月豈不是要月入過萬?
八十年代月入過萬,抵得上三十年後月入百萬了吧。
沒想到,自己找弟弟、妹妹,卻無意中又發現一處發財的金礦。
朱曉華隱隱約約看到了人民幣上的毛爺爺在向自己招手。
他禁不住感嘆:“都說八十年代是遍地撿錢的年代,沒想到是真的啊!只要稍微有點本錢,膽子大點,賺錢真的很容易啊。”
這跟自己在魔都當金融民工時簡直沒法比啊。
金融行業看上去高大上,但是金融機構眾多,競爭激烈,市場上的機會基本都被開發殆盡,想賺錢,只能是從市場的縫隙中一點點擠,工作繁重,而且絕大部分基層人員收入不高。
所以才有了金融民工這個稱呼。
等到天黑時,朱曉華去景區視窗取回沖洗出來的十六張照片,又把下午拍到的五張底片交回視窗,交給了對方五塊錢。
照片色彩鮮豔,畫面基本清晰,清晰度雖然跟三十年後的數碼相機沒法比,但是照片上多出一層朦朦朧朧的光暈,有一種這個年代特有的味道。
畫面看上去很柔和很溫馨,跟三十年後高畫質寫實風格大不相同。
朱曉華把三百塊錢裝進兜裡,騎上摩托車,去景區兩條街之隔的楊氏餃子館吃飯。
楊氏羊肉餃子館是全洛城最出名的招牌餐館之一,朱曉華很久前就想去這館子裡撮一頓。
如今賺了錢,又有摩托車,來回很方便,他毫不猶豫地奔向了餃子館。
他把摩托車停在門口,剛進門便聞到一股濃烈的羊羶味道。
餐館裡,坐著不少的食客,每個人的桌子前擺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羊湯餃子,餃子上配著綠菜和蝦米,看上去極可口。
朱曉華在門口的桌子邊坐下,招呼服務員,問:“餃子怎麼賣的?”
服務員說:“羊湯五毛,羊湯餃子一塊二,大份羊湯餃子一塊五。”
朱曉華:“羊湯餃子,來一大份。”
朱曉華點完餐後,低下頭,翻看手裡的照片。翻看完當天給遊客拍攝的十張照片後,他又翻看起當時自己和賈亮兩人拍攝的照片。
那是自買相機以來,留存在裡面的底片,今天一次把它全都沖洗了出來。
當翻看到王二叔張大嘴巴啃樹皮上的鳥屎時,朱曉華忍不住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