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難為他們了,在年幼的時候,父母就不在了,一切只能靠自己。

朱曉華又去廚房轉了一圈,廚房裡,那一袋麵粉還剩下小半袋。櫥櫃的碗裡,盛著半碗早已經風乾的煎餃。

朱曉華認得這碗,碗外側有藍色的花紋,這是他用過的碗。

家裡的瓷碗,弟弟朱曉明的是一隻小碗,朱曉燕的是一隻印有紅色圖案的碗。

其餘印有藍色花紋的碗,是他和父親、母親常用的。

如今父親母親不在,這些印有藍色花紋的碗,只可能是他在用。

弟弟、妹妹把煎餃盛進自己碗裡,目的再明顯不過,就是想等著自己回來一起吃餃子。

自己當日去潞城,也沒想到一去就去那麼久。

朱曉華看著這些風乾、硬梆得像石頭的餃子,感慨不已,心想,弟弟妹妹原來一直還唸叨著自己,連吃餃子都不忘給自己留一份。

朱曉華把它們從櫥櫃裡拿了出來,放在灶臺旁。

賈亮把海鷗相機放到客廳的桌子上,說:“朱哥,我先回文工團報個到,有事叫我。”

他這次停薪留職,本來想著可能會在潞城耽誤很久,沒想到這麼快就回來了。

朱曉華把賈亮送到門口,看著他下樓,而後又返身回屋裡。

他看著硬梆得像化石一樣的餃子,拿起筷子戳了戳,餃子是豬肉餡的。家裡的這些豬肉還是他參加文工團霹靂舞節目配樂時,賺到第一筆錢買來的。

朱曉華把挎包裡剩下的錢全部倒出來,重新碼整齊,數了數,一共九百二十多塊錢。

他拿起海鷗相機,對準鏡頭瞄了瞄,嶄新的相機拍照很清晰。

他又透過窗戶看了看樓下的本田摩托,嶄新的摩托車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

九百二十多塊錢,一部海鷗相機,一臺摩托車。

這是目前為止,自己潞城之行,賺到的全部家當了。

雖然遺憾沒有把那八九萬塊錢帶回來,但總體上,也並不是特別糟糕。至少,弟弟、妹妹,朱家一家三口人不用再為生計發愁。

朱曉華拿出其中的八百塊錢,連同挎包,放進弟弟、妹妹所在的房間。他把錢壓在了妹妹朱曉燕的枕頭下。

而後揣著剩餘的一百二十塊錢上街,去買了一袋米,一袋面。

他把米麵綁在摩托車後座上,騎著車從糧油站出來,騎到糧油站大門口時,見前方有一男一女兩個小孩在前面走。

女孩十六七歲的模樣,男孩八九歲。兩人一高一矮沿著側門,並排往前走。

兩人的背影看上去極像朱曉燕和朱曉明。

“曉燕、曉明!”朱曉華禁不住喊了一聲。

前方兩個小孩卻沒有回頭,只管往前走。

朱曉華騎車超到他們前面,回頭再看,卻是兩個完全陌生的面孔。

兩人並不是朱曉燕、朱曉明,只是他們的背影跟弟弟、妹妹簡直太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