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娘光腳站在小飯店門前,大喊:“朱曉華你賠我涼鞋。”

朱曉華無奈地攤開雙手:“鞋是你自己扔的,關我什麼事。賈亮回洛城了,想要的話,去洛城拿吧。”

老闆娘生氣地一跺腳,剛一跺腳,腳掌踩在一塊石子上,疼得“哎喲”一聲叫了起來。

朱曉華大笑著揚長而去。

新居住的地方在學府路,樓上樓下兩層,帶兩三百平米的院子。

樓上住人,樓下是商鋪。

朱曉華一人住著偌大的房子,好不愜意。

傍晚,夕陽西下,他坐在二樓的陽臺邊,泡著一杯茉莉花茶,悠閒地看著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群。

這些人或騎著腳踏車,急速駛過。

或推著手推車,緩緩向前。

或三五成群,勾肩搭背,鶯聲燕語,笑作一團。

或拄著柺杖,亦步亦趨。

空氣裡的氛圍是閒適自在的,這個年代,人們生活的節奏都還很慢。

房屋側面的弄堂裡,人們搬著凳子坐在過道里納涼。有人把灶臺支在面朝巷子的屋簷下,扇著扇子生火做飯。

還有三五個人圍坐在桌子旁打牌。

一群小孩在巷子裡跑進跑出,沿著牆根捕捉蜻蜓。

還有兩個男孩在牆角扔紙飛機。

紙飛機迎面撞到了一個小女孩的眼睛,小女孩揉著眼睛哇哇大哭起來。

忽然,街道東面響起熟悉的車鈴聲。

一個熟悉的身影,騎著腳踏車駛過來,停在樓下,轉身上樓而來。

來人正是老喬。

朱曉華正欲下樓迎接,老喬已經轉身上了樓。

老喬拎了拎手裡的衣服和鞋子,說:“怕你一個人住著太寂寞,我特地過來給你作伴。另外,住在這裡明天裝卸貨也方便,不用來回跑。怎麼樣,歡不歡迎?”

朱曉華說:“當然。這房子還是你幫忙租下的。明天冰棒多,我們是需要早點準備。”

朱曉華決定等明天過後,把冰棒的進貨量提升到八千根。

其中的一千二百根發往象山公園、白露寺,在金水街中轉。

其餘的全部發到這裡,從這裡分發給附近勤工儉學的學校。

老喬嘆氣:“沒想到賈亮這樣就走了,他一走,我們的人手立馬顯得不足。”

現在正是業務高速擴張的時期,賈亮一走,他們送貨的人手,立馬捉襟見肘。

本來,象山公園那都是賈亮在負責。

賈亮一走,老喬一邊要幫朱曉華處理這學府路口的冰棒,另一邊還要往象山公園、白露寺送貨。

而朱曉華則被牢牢困在了這個學府路口,僅是每天跟這些學校的交接,早上發貨,晚上算賬,預約第二天的交貨量,跑工廠下訂單,就夠他忙的了。

朱曉華說:“看來,我們還需要一名算賬和一名送貨的。”

找一名送貨和算賬的不難,難在找到像賈亮這種,他容易信賴的人,卻是不易。

老喬說:“我家裡倒是有不少親戚,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讓我弟弟和弟媳婦過來幫忙。他倆都沒有正式工作,一直在家裡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