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不過大半個時辰,已是滿頭大汗的奔波而來,將楊獄要的諸般東西盡數取來。

“只有這些?”

望著眼前的瓶瓶罐罐,楊獄心下皺眉無他,太少了,根本不像是一府之地該有的數量。

“大人明鑑!”

顏三響連聲告罪,卻又滿臉苦澀:

“大人您一去近兩年卻可能不知,這兩年,發生的事,可著實不少”

接下來,他叫起了苦。

無他,欠俸、欠丹藥,甚至於,連制式刀劍,也缺了。

“前些年,朝廷削減驛站、裁撤關內城防駐軍的時候,咱們就捱了一刀,全國裁撤的捕頭多達數十萬,俸銀、丹藥也少了兩成,這您是知道的。”

“嗯。”

楊獄面無表情,這些,他確實略有耳聞。

說來可笑,坐擁九道二十七州,億萬萬百姓的大明朝廷會缺錢,可這卻是真的。

不但缺,而且極缺!

大明朝真個沒錢?

非也!只是不在國庫而已。

諸王、世家門閥、鄉紳豪強、武林宗門,一個比一個豪富,動輒田畝千萬頃,家財億萬,卻仍是一分不出。

本該承擔的賦稅盡推給貧苦百姓,甚至還要從中盤剝幾道!

徐文紀何以能整頓吏治,援助一府大旱,除卻那位大老闆的助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拿下了四大家!

可天下有九道二十七州

“若只是這樣,咱們還可維持,奈何這些年,關內也不好過,這裡有災,那裡有賊,年年大動干戈,耗費可能大了。

數月前,又是一刀,砍在了咱們頭上。”

顏三響狠拍大腿,氣苦不已:

“又特奶奶的砍了兩成,兩成啊!”

說著,他瞧了一眼面無表情的方其道,心中也有著腹誹,這一刀,雲、白二州還好些,他們確實十成十吃下了。

無他,總捕不知去向。

“繼續。”

楊獄隨手翻閱著近幾月的卷宗情報,很快,就注意到了其中看似不起眼的一條。

去歲秋,嶺南道賊寇王文詔作亂,裹挾流民百八十萬,於數月間攻克縣城二十三座,府城一座!

朝廷震怒,出兵討伐

“又有人造反了”

楊獄不甚意外,這些年裡,青州有冀龍山為禍,其餘道府也大同小異,似乎只有京都所在,以及麟龍道不曾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