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準備何時啟程?”

“不急。”

楊獄搖頭。

他自然不急,至少,也得將‘金剛不壞身’與‘佛陀擲象’入了門,否則下山後,怕是就沒有這般清靜的時間了。

老僧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沒說什麼,轉身離去。

而楊獄,則仍在大蟾寺中轉悠著,期間,他瞧見雲道人師徒正在哼哧哼哧的搬運巨石,鋪山門,幹雜活,累的汗流浹背。

也沒打招呼,在兩人羨慕嫉妒的眼神之中,走進了藏經閣。

大蟾寺的藏經閣!

雲道人眼珠子都有些發紅了,恨不得取而代之,然而,藏經閣可不是誰都能去的,以他的身份肯定不成。

藏經閣內書櫥林立,可惜,其中多是佛經、古文,有關於武功的書冊並不多,偶有一些,也都是些中下乘武功。

大蟾寺都還未真個建立,後世名聲極大的三十六絕技自然還沒幾門,也多不在這藏經閣。

不過楊獄也不急,慢慢悠悠的翻閱著,晦澀的道文並不影響他的翻閱,他自己本來就精通古文。

“咦?”

不經意間,楊獄翻閱到了一冊泛黃的古卷,在其中,居然發現了關於道果的記載。

“天地精粹,自然法理交匯出大道之基。唯有煉化道果者,方可進身大道,一窺遠古仙神之路。”

這是老生常談,楊獄也無什麼興趣,不過接下來的話,卻讓他頗有些驚詫。

“神通的代價!”

楊獄的神色閃過凝重。

“道果為大道之基,神通為天地權柄,人力驅使,必有反噬。此為天地大道,仙神也不可避免。”

“擅使神通而不加剋制者,必遭神通反噬,歸於冥冥之中的自然法理、天地大道。則我非我,再無我。”

“‘仙神失我’是比之天人五衰更為可怖的災劫,慎之、慎之、慎之!”

泛黃的書卷上,這行字,寫的力透紙背,顯現出書寫之人心中的激動。

“不識本心,得法有害!以此,方才有持戒之法,此法,非為剋制神通而生,而是要護持本心、本我、本性。”

“後世晚輩得之,當謹記也!”

合上書卷,楊獄心中有些警醒,留書之人,他認得,正是傳奇武聖‘陸沉’,有史記載,三千年裡的第一尊武聖,第一個煉化道果之人。

或許秦前也有先例,可記錄在冊的,他就是第一人。

當然,這時候沒有武聖這個說法,強如禪宗初祖,達摩在此時,也只被稱之為大宗師而已。

武聖在此時,還不是個境界的稱謂,當然,大宗師也不是。

只是後世人整理武道境界,強自命名而已。

陸沉留下的警兆,楊獄自然不會忽視,而是銘記於心,但就目前來說,他並未察覺到神通催使後的反噬。

或許是層次不夠?

藏經閣中,楊獄足足待了三天,將其中感興趣的書卷看了大半,方才在幾個老僧的催促下出來。

但他仍未離開,而是回返禪房,開始修行自己入手的‘金剛不壞身’‘佛陀擲象’秘術。

三日裡,他一心二用,翻閱書卷的同時,也在揣摩這兩門武功的關隘,漸漸地,琢磨出了門路。

以他此時的武功底蘊,即便沒有暴食之鼎的煉化加持,入門上乘武功,也不算難事。

“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