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出色的思考!僅僅為此,我想我就必須為拉文克勞加上20分。

——我必須承認,威廉你的答案或許是自從我執教以來,所聽到過的最有意思的四年級生的回答。”

弗立維教授高興的說,或許是因為興奮,嗓音聽起來尖尖的。雖然沒有真正瞭解過潛意識的概念,但他顯然已經瞭解了威廉想要表達的意思。

實際上,威廉是從榮格的百目猿效應(又或者叫一百隻猴子效應)中得到的啟迪——幾十年前,京都的一些科學家在研究幸島上的猴子們時,給了他們一種從未見過的洋芋。

起初猴子們一直在猶豫該不該吃沾滿泥巴的洋芋,直到有一隻聰明的猴子把它帶到海邊洗乾淨後吃下,其他的猴子也開始紛紛效仿。

很奇妙的是,當到了第一百隻猴子也學會了清洗洋芋後,其他從未學習過這種技巧的猴子,似乎在一夜之間,就都突然掌握了這種技術。

甚至還不僅如此——沒過多久,這種洗洋芋的技術甚至還穿越了海洋,被在對岸大分縣高崎山上的,一群之前完全沒有任何接觸的猴子也掌握了。

威廉一直在思考,會不會所有的巫師的“魔力”其實都有著一個共同的來源,或是被某種奇妙的聯絡裹挾著,讓他們既能夠像是變形術那樣,根據巫師自己的意志去一定程度上改變世界,又遵守著某種共通的規則。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解釋為什麼會出現標準化的咒語和動作,而每個巫師對魔力的掌握能力不同,就像是天線訊號的強弱差異,也決定了他們個體的表現上存在距離。

“也許我能夠為你們的思考補充一些...背景知識?”弗立維教授點了點頭,示意威廉可以坐下來了。

“我們都知道,一個成功的魔咒有三個要素——咒語,動作,還有巫師本人的決心。”

弗立維教授點了點魔杖,將三要素寫在了黑板上——這個概念威廉並不陌生,他一直懷疑自己在需要情緒發揮的魔咒時表現不佳,正是因為缺少了“決心”這一要素。

“但你們知道,魔咒是如何誕生的嗎?”

所有人都在搖頭。

“老實說,這些內容通常而言只有在N.E.W.Ts的課程上才會被提到。”

弗立維教授點了點頭,說道:

“因為直到那時,巫師們通常才會開始考慮破解咒語,或是更進一步——去創造咒語的可能性——但既然布法羅先生已經提到了這麼多,我想我可以簡單的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經歷。”

教室裡靜悄悄的,沒有人說話,所有人都在緊張的看著弗立維教授,期待能從他的口中得到一個答案。

“首先,當你產生了想要創造一個新魔咒的想法時——那你最好得有著一套非常周全的考慮,魔咒的效果是什麼,應該透過怎樣的形式發生,怎樣可以調整它的效果,也許還要滿足某種我們至今未知的神秘規則。

但一旦這些條件都好運的被滿足了,你就會突然發現,原本設想的咒語在某一天被賦予了一種特殊的意義。

無論是誰,只要按照你考慮的方式釋放出來,就有了同樣的效果。那時,這條咒語就可以被記錄下來,甚至是寫進書裡。”

弗立維教授停頓了一下,揮了揮魔杖,黑板上的“咒語”和“動作”就被一條線聯絡了起來。

“你們或許聽說過,情感有著非常強大的力量——有時在魔咒誕生時,巫師本人會傾注進了太多的感情或是意志,魔咒也就擁有了自己的...歸屬——很難說到底是情感成就了魔咒,還是魔咒沾染上了情感。

這樣的魔咒,就成為了黑魔法和白魔法。”

“Expecto&n。”

(呼神護衛)

弗立維教授揮動了魔杖,呼喚出了一隻銀白色的鼬鼠,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