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黑山軍上下都似勝券在握,輕視我等。

定是探得我軍士卒輪流進山狩獵、結網捕魚之後,以為我軍糧草捉襟見肘,勝利指日可待。”

皇甫嵩微微一笑道:

“一群將死之人,吃頓好的又何妨。

張燕及其手下大軍,本將已未放在心上。”

他表情略微凝重,不無擔憂道:

據斥候探得的最新訊息,東北方向三十里處發現三千馬元義的兵馬。

只恐他二人聯手,我等背腹受敵之下,局勢非常不利。”

洪博聞言笑道:

“將軍擔憂不無道理。

然外界傳言張燕與馬元義兩人關係非但不好,反而很僵。

雙方都想整合太行山的大小賊寇勢力,時常暗暗較量。

此番馬元義只派三千兵馬前來,並且駐紮在三十里外。

與我們以及張燕大軍,呈三足鼎立之勢。

可見馬元義並未真心想增援。

甚至巴不得借我們之手殲滅張燕,掃清他整合黑山軍的絆腳石。

之所以派三千大軍前來,末將認為相比於唇亡齒寒,他們更想坐山觀虎鬥。

等我們兩軍玉蚌相爭,他們再漁翁得利。

只是他們就派三千兵馬,也太小瞧了我等!”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暗道洪博分析的有道理。

他們三萬兵力、張燕五萬餘兵力。

劉毅派三千兵力,似乎對整個戰局還無法起到決定性作用。

唯一要考慮的就是這三千人馬,會不會在他們兩軍交戰的時候在背後捅刀子。

不過想來問題應該不大,只要多留一份心眼,應該不會出岔子。

皇甫嵩也難得的對洪博,投去一抹讚賞的眼神。

這小子總算開竅了!

對於劉毅只派三千兵馬前來,皇甫嵩也感到有些疑惑不解。

他並不是小瞧劉毅派來的三千兵馬。

只是前番幾次交戰,劉毅兵馬折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兵力依舊在五萬人左右。

對比之下劉毅派三千兵馬前來,確實讓他一些摸不著頭腦。

不管是打算正面進攻還是有其他打算。

面對他的三萬大軍,三千兵馬遠不如一萬、兩萬兵馬更有威懾力。

或許他真的並不想增援張燕,而是想借他之手殲滅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