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領命,一番調兵遣將,迅速行動起來。

劉毅讓他如此領兵的目的,他了然於心。

他也制定了初步目標,先漁翁得利殲滅皇甫嵩大軍。

再揮師繞後攻打張狂,聯合劉毅前後夾擊圍剿張狂,一戰而勝。

他們不長記性,說明前番教訓還不夠深刻,這一回白起決定給他們送上一份難忘的回憶。

讓他們以後都不敢再輕易來犯。

包括張燕大軍。

……

卻說鄭義一路馬不停蹄趕回。

第一時間前往張燕書房。

將劉毅出兵的要求轉告給張燕。

可惡!

張燕聞言一掌重重的拍在桌面之上,險些將桌子拍碎。

面對劉毅的趁火打劫、獅子大開口,張燕氣得怒不可遏:

“欺人太甚!”

戰馬五百匹、鑌鐵一千斤!

不說他張燕沒有,就是有也不會輕易給他。

他們都有共同的敵人,兩軍聯合對他們雙方而言皆是利大於弊。

合力夾擊皇甫嵩,他們也要出兵出力承受風險,憑什麼他們就要給劉毅他們戰馬、鑌鐵?

難道只是因為劉毅前番連連擊敗皇甫嵩、而他們連連在皇甫嵩手裡吃暗虧?

這個要求無論如何他也不會答應!

甚至這口氣他都不能忍!

他手裡還有不下五萬大軍, 即使不需要聯手劉毅,未嘗不能憑藉自身實力擊敗皇甫嵩。

鄭義一看張燕這神情就知道情況要壞。

在他看來戰匹、鑌鐵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他們的目標遠不及於此。

和他們心中的大業相比,區區戰馬、鑌鐵簡直是蠅頭小利微不足道。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他們的目光應該放的長遠一些。

見張燕還在氣頭上,他不得不開口勸道:

“馬元義獅子大開口不假,但將軍也不必動怒。

戰馬、鑌鐵皆是身外之物,眼下我們處在實力上升初期。

只有擊退皇甫嵩才能大力整合黑山大小勢力,進一步提升我們的實力。

不說制霸整個太行山、與馬元義分庭抗禮並非不可能。

到時何愁天下戰馬、鑌鐵取之不得?

風物長宜放眼量,碗裡觀魚不可取。

區區五百戰馬、千斤鑌鐵,與將軍的大業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還望將軍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