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打算穩紮穩大。

不再冒進。

他衝著在座的眾人,沉聲道:

“如今賊軍士氣正盛,兵力又遠在我軍之上,短時間內想要強攻已成奢望。

若想與之對峙,我軍遠道前來,每日需要消耗糧草數目巨大,而糧草供應又不如他們。

為解決糧草之事,還得前往各郡縣徵集糧草才是。”

說到這裡,他掃視一圈繼續開口道:

“只是押運糧草一事,我擔心對方會派兵從中破壞,諸位可有好的辦法?”

押運糧草?

諸將聞言皆是不解。

擔心對方破壞,多派兵馬守護以防萬一即可。

他們駐軍之離劉毅所部數十里地。

劉毅派少量士卒劫糧之類的還有可能。

派大軍應該不至於。

不過有劉備這前車之鑑,他們決定保持沉默。

說多錯多,不如啥都不說。

見眾人保持沉默。

劉備猶豫再三,欲言又止。

上一回的劫營計策雖是張飛想到的,但最終提議的是他。

導致大軍潰敗他難辭其咎。

在座的諸位將領早就對他頗有微詞,只差沒有當面指責。

皇甫嵩也未拿他治罪,足以令他感激不盡,完全沒有必要再提什麼意見了。

可正是因為皇甫嵩沒有治罪於他。

劉備反而更想戴罪立功證明自己。

事實上他心中也有了一些想法。

之所以沒有直接出聲,是怕將功補過不成,又將事情搞砸。

那他就真成大罪人了。

眼下對他來說,最好就是像那些將領一樣保持沉默,安心聽令行事就可以了。

不求大功只求無過。

上首位的皇甫嵩將眾人的表情,一一看在眼裡。

見劉備欲言又止的模樣,他選擇再次相信劉備。

他主動向劉備詢問道:

“玄德可是有話要說?”

聞言,眾人將目光紛紛投向這個掃把星。

劉備咬咬牙,硬著頭皮道:

“備確有一計!”

皇甫嵩見眾人都沒有作聲,難得劉備有想法,便繼續追問道:

“是何計策玄德且說來聽聽,我等再做計較不遲。”

“此計虛實相間,我等只需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定叫對方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