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動怒。

諸位將領再不敢多言一句。

他僅僅喊了兩個字,但領兵多年上位者的威勢十分攝人。

眾人在他的威壓之下紛紛緘口結舌。

皇甫嵩尤不解氣的狠狠瞪了眾人一眼。

他努力平復自己的情緒,臉色陰沉如烏雲密佈的說道:

“如今再與之對峙意義不大,一旦對方全力出擊,我等根本難以抵擋。

為今之計當先滅張燕,再整合兵力前來攻打。

不過當留心他們雙方聯合,對我們形成夾擊之勢。”

皇甫嵩說到這裡。

亦是有些為難。

早知今日,當初就應該讓張狂帶領三萬人馬拖住劉毅。

而他自己則率領五萬士卒,前去征討更容易對付的張燕,最後再兵合一處征討劉毅。

可惜世界上沒有後悔藥。

他現在能做的就是亡羊補牢,儘可能的彌補過失。

甚至他心中已隱隱放棄攻打劉毅的念頭。

只求能夠征討張燕成功,對朝廷做出交代。

思慮再三。

皇甫嵩發現剿滅張燕,是他完成自我救贖的關鍵。

若不然他非但無法戴罪立功,更會遭受劉宏的進一步問責,得不償失。

他恨不得將劉毅拆骨挖心,將他手下部隊通通做成京觀。

但面對兵強馬壯十分難纏的劉毅,他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暫且放過。

他所說的先攻打張燕,再整合兵力前來攻打劉毅。

不過是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下罷了。

他當心的是劉毅會與張燕聯手,到時候前後對夾擊他們,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他必須派人拖住劉毅。

在劉毅面前故作假象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同時瞞天過海的前去剿滅張燕。

要實現這一步並不太容易還很被動,但他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想到這裡。

皇甫嵩對手下親衛吩咐道:

“速傳本將之令,讓張狂即刻前來議事。”

親衛應喏離去。

緊接著皇甫嵩對在座的眾人說道:

“本將欲領兵馬前往征討張燕,爾等再退兵十里,多派人前往徵集兵馬、糧草。

募兵無須在意戰力,只要能夠用數量迷惑對方,牽制住對方即可。

必要時刻攔截一番,為我等征討張燕爭取一些時間。

誰願負責募兵與徵集糧草一事?”

皇甫嵩將自己的計劃全盤托出。

眾人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