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就好。

“不知主公沒將白將軍排進二十四將,是何原因?”

劉毅望著白起,又看了看眾人,語重心長道:

“二十四諸將勇武不虛多言。白將軍國士無雙。

我若欲安居一隅則無所事白將軍,今欲取天下,非白將軍無所與計事者。

白將軍之作用不在勇武,而在其六韜三略用兵如神,是故未列其榜……”

聞言眾人全都幡然醒悟。

原來劉毅不是忘了將白起排在榜上。

而是白起在劉毅心中地位超然。

早就和眾將不在同一個層次了。

是他們誤會劉毅了。

典韋對劉毅的話並沒有太多的牴觸。

他與白起時常交流,從白起身上學到了不少統兵、練兵經驗,也曾請教過兵法謀略。

耳聞他宛城一戰更是深為敬佩。

甚至劉毅曾主動承認長社等戰役,不少計策皆出自白起之手。

他對白起的文韜武略是絕對的服氣。

在他心中白起就是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謀如范蠡,決策似陳平,國士無雙。

白起聽聞劉毅對他評價如此之高。

感動之餘。

心中長長的鬆了口氣。

原來我在主公心中有著這麼高的評價。

往後定當為劉毅盡忠竭力、赴湯蹈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先前雖然表現的很淡定。

但二十四席位沒有他一席之地,讓他內心多少還是有些小情緒的。

現在聽完劉毅的解釋,整個人瞬間感到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臉上的表情也終於發生的變化。

神采奕奕,容光煥發,笑逐顏開。

裴元紹等人也紛紛出聲表示贊同,一一記下這些人名號。

經過這個小插曲後。

議事廳的眾人再次將議事的重點,放在商討如何迎敵之上。

……

卻說皇甫嵩領著五萬軍隊,遠道而來。

未到毅興城。

早有斥候回報。

劉毅手下部隊已在毅興城外的必經之地,安營紮寨。

試圖阻擋他們前進。

皇甫嵩也不以為意。

下令全軍在距離對方三十里處安營紮寨。

準備先破劉毅這一部隊,再揮師毅興城,直搗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