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難道壞了不成(感謝“阿大曉”的月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配合著劉毅的講解,眾人很快就明白了水車運作原理。
無不為劉毅的奇思妙想感到佩服。
這種神奇水車一旦問世,便能夠充分利用水力,將人們從人力供水中解放出來。
極大提高灌溉效率,和水資源的利用率。
是對灌溉機械的一次重大改進。
必將在農業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運作原理明白以後,剩下就難不倒這群經驗豐富的能工巧匠了。
“等諸位製造出水車,只要在岸邊挖掘溝渠,將水車設定其中。
齒輪連動之下就會帶動溝渠中的翻車,運水上岸……”
眾人認真聆聽著劉毅的講解。
對於水轉翻車的瞭解進一步加深。
聽完劉毅的講解。
工匠中一名年紀稍微較輕的工匠,經過一陣思索,發現其中存在著問題。
他姓魯名子銘,平日酷愛專研各種物件。
木工、石工等等多有涉獵。
他指著設計圖發聲道:
“將軍用水的流動與落差做動力,實乃奇思妙想。
水流只要存在較大落差,即使流量不大也可以利用水勢運水。
當不足之處在於一旦水勢太強,容易使骨板破裂,影響水車的使用。
材料的選取只怕是個難題啊。”
劉毅見有人指出水車設計圖的不足,非但不氣惱,反而十分開心。
他稍加思索就反應過來,眼前這個年輕人指出的問題可謂一針見血,很有遠見。
很多經驗豐富的工匠沒想到的問題,他居然想到了。
“我的設想確實還不夠成熟,需要大家共同幫忙修正完善。
大家有什麼看法以及建議,儘管暢所欲言不必拘泥。”
劉毅鼓勵大家各抒己見,不要在意他的身份。
他知道只有思想相容幷包,才能百花齊放。
如果都是一言堂,那肯定啥事也難辦成。
見劉毅如此虛心求教,沒有架子。
漸漸的。
工匠們討論交流便越發大膽起來。
“子銘言之有理,水車體型龐大,各個部位用料很關鍵。”
“要想延長水車的壽命,核心部件還得用銅鐵精製才行。”
“我們再想想如何才能降低成本,避免人力財力的浪費……”
對於個人提出的問題,大家都會進行充分討論,想出最恰當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