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種各樣的想法,在劉毅腦中一一閃過,奈何都沒有想到更好的辦法。

最終他還是決定學劉備攜民渡江,攜宛城百姓前往黑山。

大事必以人為本,仁義也好,假仁假義也罷。

民心不可失!

心中有了計較,劉毅便召集張曼成等人前來商議。

啥?

攜宛城百姓前往黑山?

又發哪門子瘋?

聽完劉毅要帶百姓同往的想法,張曼成等人覺得實在是荒唐了!

劉毅想的太理所當然,這事斷不可為之!

對於婦人之仁的劉毅,張曼城急聲勸說道:

“此去黑山路途遙遠,百姓人數眾多十分不便,若秦頡兵至何以拒之?還請大師兄三思啊!”

張曼成向來很聽劉毅的話,可謂言聽計從。

唯獨這件事他不得不提出反對意見。

路途太遙遠,一路上存在各種不確定因素,帶上他們風險太大。

甚是很多老弱在半途中可能就此喪命。

他怎麼想都覺得劉毅這做法非明智之舉。

眾人也都紛紛反對。

唯有郭嘉沉默不作聲。

他很少參與劉毅等人的商討,也不會為他們出謀劃策。

甚至當日宛城愛到四面圍攻,張曼成向他詢問對策,他都沒有給出任何計策。

只是在宛城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時刻,他才破例讓人散佈漢軍聯軍即將屠城的謠言。

眼下劉毅要帶軍撤離,他覺得心中有些難安。

劉毅心裡早就做好眾人反對的準備。

他語重心長的說道:

“百姓協助我們守城,棄之而去實所不仁不義。

若因此遭受秦頡屠戮,我等日後必受天下人詬病指責。

我常聞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重死持義而不橈。

取義成仁之事,是風險亦是機遇。”

“可是……”

見張曼成還欲再勸,劉毅拍拍張曼成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