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才的提議讓劉毅很心動,也很感動。

能夠毫不猶豫的借兵兩萬,足見波才為人的重情重義。

至少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劉毅一直奉承著兵貴精不在多的原則。

他帶來的兵力只有三千餘人。

宛城裡透過篩選留下的兵力,不過兩萬餘人。

所以他實際領導的兵力,總數不超過三萬人。

秦頡帶領四萬餘人馬攻打宛城。

按理來說。

宛城兩萬餘人是能夠守得住的。

但是漢軍中能人輩出,不可小覷。

萬一有人使點計謀啥的,郭嘉又有言在先,不為黃巾出一言一策。

張曼成可就不一定守得住了。

長社離宛城有段距離。

他帶著三千餘人前去救援,人數上確實要吃虧很多。

憑空多出兩萬人馬,隨他前往救援宛城,勝算要高上不少。

眼下這種情勢由不得他不動心。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

波才都主動開口,兵借肯定要借的!

免得到時候要提前搬出五萬秦軍死士的底牌。

不過這些天透過與波才大軍的接觸。

他發覺波才手下計程車卒和他計程車卒相比,素質和紀律太差。

不受軍紀約束的部隊,要的多意義也不大。

可能關鍵時刻,還會影響到全軍計程車氣。

思考了片刻,劉毅真誠的對波才說道:

“師弟可否借我,一萬精兵前去救援宛城?”

這……

波才瞬間陷入了猶豫。

他甚至忍不住要罵娘。

借一萬精兵,虧你說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