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頡那匹夫就是江夏調來的。

你說你們是江東客商,無憑無據,我還說你們是秦頡派來的細作呢!”

防人之心不可無。

呂蒙和手下扮作商人白衣渡江之類的歷史就是前車之鑑,劉毅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之心,不能鬆懈。

見劉毅欲往他們身上貼細作標籤。

眾人神情鉅變,生怕劉毅直接把他們當細作給砍了。

那樣他們可就死得太冤。

“江東是江東,江夏是江夏,我們和秦頡完全沒有任何瓜葛,還請將軍明鑑。”

“我等手無縛雞之力,絕非細作……”

看他們神情和言談舉止,確實不像細作,劉毅對他們的身份便信上了幾分。

“既是江東客商,何必在宛城之外鬼鬼祟祟?難不成你們心中有鬼?”

“將軍別誤會!

我們從江東淘了一批糧草器具,想運到別處賣個好價錢,不曾想途徑宛城就被將軍的部隊給攔下了。”

“糧草器具?”

劉毅打量著對方,疑惑道:

“我手底計程車卒說就看到你們幾個,你們的糧草器具呢?你們莫非當我是三歲小孩,好糊弄?”

“運糧草器具的隊伍還在身後,要晚些日子才抵達宛城。”

“信口雌黃,我看你們分明就是在狡辯。

來人,拖下去。”

劉毅不耐煩的對身邊的親衛喊道。

“將軍,小人真沒騙你。晚些時間運糧草器具的隊伍必定能到。”

這群客商心中幾近奔潰。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面對毫不講理的劉毅,他們竟然有些無計可施。

劉毅已先入為主,只要他們拿不出糧草器具,就會認定他們是秦頡派來的細作。

後果自不用多說。

其實劉毅依舊是在試探。

看眾人神情確實不像在撒謊。

現在兵荒馬亂、盜賊四起,做生意比往年更加困難。

他們這些客商,先確定手裡的東西能賣個好價錢,再把東西運來也是人之常情。

這樣有助於降低運輸途中遭受的風險。

“我就姑且信你們一回!不知你們有多少糧食?”

見劉毅改變態度,幾人紛紛鬆了口氣,不知不覺間,後背衣衫竟然溼了一片。

為首之人急忙回道:

“將軍,我們有五千斛糧食。”

五千斛!

那就是五千石糧食了。

石斛,石斛,一石就是一斛,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見慣系統給出二十萬石,三十萬石糧食劉的毅,五千石糧食對他來說就是小場面。

五千斛相當於六十萬斤,聽起來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