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速速準備繩子(第2/3頁)
章節報錯
倘若沒有意外。
皇宮政變,洛陽城兵變,洛陽城外大軍迅速入城。
內外俱起,三層夾擊,絕對大有可為。
計劃很完美。
可他還是有所顧慮。
洛陽兵變,確實能起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威懾,可是也會讓黃巾成為眾矢之的。
提前享受董卓待遇,遭受十九路諸侯討伐也不是不可能。
董卓兵強馬壯,謀臣武將眾多,積極拉攏士族門閥……尚且走向敗亡,他可不認為自己能比董卓好到哪去。
再者張角三兄弟帶著數十位渠帥前來,這個彙集五湖四海信徒,本就不團結的大集體難免勾心鬥角,各自為政。
張角在世時或許還好,等他一死,整個集體必然陷入爭權奪勢之中,不需要別人討伐,這個大集體就已分崩離析,不攻自破。
劉毅可沒把握能夠把整個大部隊,控制在自己手裡。
他心裡很清楚,他可以幫助黃巾攻佔洛陽,卻不一定能夠守得住洛陽。
這些由貧苦農民組成的集體,起義之初全靠一股氣在戰鬥,本質上紀律渙散,沒有良臣武將有效領導,他們的敗局早已註定。
要想改變整個社會所面臨的問題,就必須拋棄士族門閥,建立新的秩序。
但是這個過程非一朝一夕之功。
黃巾起義完全站在士族門閥的對立面,沒有一點過渡緩衝,與天下士族門閥為敵,註定它很難取得成功。
一番斟酌。
劉毅發現平定天下戰略方針,還得是老生常談的九字真言。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與此同時。
臨近廂房突然傳來一聲長嘆,將劉毅的思緒拉回現實中來。
“奉孝,何故慨嘆?”
說話之人一身長袍,文士打扮,氣質不俗。
文弱青年搖頭苦笑。
“朝廷此舉不智,恐將大好江山推向深淵,自取滅亡。”
“奉孝多慮也!
封胥、徐奉已除,洛陽黃巾信徒也誅殺殆盡,洛陽城內固若金湯。
左中郎將皇甫義真、右中郎將朱公偉,率軍攻打潁川郡的黃巾軍,可解京師之危。
北中郎將盧子幹攻打冀州張角老巢,朝廷更是放權各地士族招募兵勇,共同討賊。
鎮壓這次起義,指日可待。”
文弱青年昂首將杯中美酒,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