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都可全權應下(第1/3頁)
章節報錯
鄭義對張燕的優柔寡斷、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行為感到十分失望。
都什麼時候了還作此姿態?
難道數萬將士的安危,比不上他忌賢妒能的可笑心理?
若非張燕對自己有知遇之恩,鄭義早就棄他而去。
以前鄭義覺得張燕是個不錯的效力物件。
雖然有時候有些固執,但在太行山眾多起義軍勢力中,還算是很有潛力的存在。
直到劉毅的強勢崛起,以及張燕多次枉送將士性命的舉措。
讓他對張燕失望的情緒愈發不可遏制。
張燕聽聞鄭義急切的言語。
放眼城池內外的洪流、眾將士驚疑未定的神情,以及鄭義目光灼灼的眼神。
張燕長嘆一聲,頹廢的低下頭顱。
神情落寞。
往日所有的年輕氣盛、心高氣傲全被磨滅,再不復一絲自信。
數萬大軍捨身追隨於他,眼下到了生死存亡危機,他一點顏面又算得了什麼?
張燕想明白利弊之後,頗為無奈道:
“就依雲飛之言。
可眼下大水未退,如何能夠前往求援?
再者皇甫嵩定會防範我等求援,此去凶多吉少,當派何人前往?”
眾將聞言默然不語,紛紛羞愧的低下腦袋。
此刻出城求援。
即使突破城外漢軍部隊的合圍,還是不能保證能夠成功抵達毅興城。
因為在皇甫嵩率軍圍城之前。
他們早探知皇甫嵩派洪博率軍,在前往毅興城的必經之路上設防。
就是為了外防內擋,斷卻他們與劉毅的聯絡,防範他們與劉毅聯手。
此去不可不謂凶多吉少!
眾將士面面相覷,沒有人主動請纓。
鄭義挺身而出,主動請命道:
“義願往!
縱有千難萬險,義定不負眾望勸說馬元義出兵,化解我軍危機!”
鄭義不是不知道危險,而是心裡清楚前往求援的人員光有武藝還不夠。
必須能夠說服劉毅出兵才行。
上回他是見識過劉毅的軟硬不吃和強勢。
派遣尋常將士前往絕對被拿捏得死死的。
他選擇冒著生命危險前往。
不僅是因為當前眾將士中,論武藝及口才沒有人比他更能勝任。
而且上回是他親自前往與劉毅約定了出兵的條件,他去更容易談成此事。
張燕見鄭義願往,雖不想他涉險。
可眼下論身手以及辯才,確實沒有比他更適合的人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