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所在的笙源谷,兩側密林層層疊疊,非常適合伏兵。

出於穩妥起見,鄭義忙對張燕提醒道:

“將軍此處密林遍佈,我等當提防對方伏兵。

山谷地勢低狀如甕,一旦我們進入山谷,對方若有伏兵後果不堪設想。

不若先派查清敵情,再進軍不遲。”

張燕花了偌大的功夫,好不容易追上皇甫嵩的大軍。

若眼睜睜讓其渡河、登上山坡從容離去,才悔之晚矣。

到時不說追擊不得,即使想要追擊,對方派一軍隊斷後,半渡而擊之,他們又能奈何?

他與鄭義考慮的出發點不同,他的想法要更加激進一些。

況且他進攻的指令已經下達。

眾黑山軍將士早就叫嚷著發動進攻。

漢軍士卒對眾人來說就是到嘴邊的鴨子,斷不可能讓他們輕易飛走。

是以張燕並沒有採納鄭義的建議。

他一指領兵奔逃、連不少輜重都拋下的皇甫嵩,大笑道:

“雲飛無需多慮!

皇甫嵩大軍軍心渙散見我們追來,四散奔逃還來不及,哪還有心思埋伏我們。”

言罷張燕策馬朝著皇甫嵩所在之地,追擊而去。

“將軍……”

鄭義望著滾滾河水,又看了看鬱鬱蔥蔥的樹林,不知為何總有不好的預感。

他策馬留在原地,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待見到張燕走遠,他嘆了一口氣忙策馬跟上。

同時心裡暗暗多留了一個心眼。

黑山軍眾將士卻是沒有顧慮太多,心中只想著殺敵立功。

見對方被他們追殺得,連部分輜重都拋棄在淺水中。

甚至大部分士卒連河也不渡,跟隨著皇甫嵩沿著笙源谷左岸往下方飛快撤退。

黑山軍全體將士滿臉興奮,奮起直追。

笙源谷是個大山谷,地勢十分遼闊。

僅中間大河就有近百丈寬,長度更是難以目測。

整個山谷容下他們數萬大軍綽綽有餘。

數百人一字排開的追擊與撤退亦非難事。

不少地方雖有淺水阻攔了,卻阻止不了黑山軍將士們涉水殺敵的熱情。

皇甫嵩見張燕大軍已盡數被吸引進笙源谷,心中大喜。

忙停止撤軍,命後軍做前軍殺他們個回馬槍。

怎麼回事?

追擊當中的張燕等人,紛紛一愣。